日期:2021-12-24 05:47:00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有深度有涵养的生日句子人气:83我来评论
《不可征服》是一本由冯静著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可征服》读后感(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尽管在此前两次线下活动中,已经听过冯静分享徒步南极点和难抵极的故事,在书里重温,文字的力量依旧震撼。 冯静是一位探险者,52天1,100多公里,从海格立斯湾穿越冰原抵达南极点,两年后历时80天从阿斯特里德公主海岸穿越1,800多公里抵达南极大陆难抵极,创下人类第一次靠双脚抵达的记录。冯静也是一位成功的团队领袖,对不同的向导知人善任,懂得顾全大局适度忍让,亦懂得维护权益据理力争,才能在极端环境中睿智处理人性流露出来的不同侧面,达成远征目标。冯静还是一位追梦者,从零开始“笨拙”地努力和坚持,沿路克服不可计数的艰难险阻,最终抵达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她已经和百年来前赴后继地奔赴南极的探险家们对话,与他们的精神同在。 两次远征的胜利,绝非简单。如果没有胆大心细、步步为营,周密的准备和超强的勇气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这种走自己的路、不理会他人评判,处事不惊、临危不乱,平和地与伤病同在,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咬牙坚持的能力,来自于曾游历140多国的经历带来的眼界视野和境界格局,来自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修养出来的品行。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110年前阿蒙森成为人类抵达南极点的第一人,并非巧合和运气,胜在科学的方法,用书中的话,是“超前计划并精心准备才能创造的奇迹”。冯静也通过扎实的准备,一步一步完成不可征服之举。“有志者,事竟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人的智慧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是今年收到的最有分量的一句话。有过户外徒步的粗浅体验,经历过只能独行和依靠自己的险境,也体会过风餐露宿中对习以为常的文明生活的渴望。南极的艰难困苦超乎我所能想象的千千万万。致敬百余年来的探险家们!致敬冯静!在喧嚣浮躁的当下带给我们心底的力量。 《不可征服》是今年读过的最棒的一本书!值得反复品味,强烈推荐。 《不可征服》读后感(二):“如果有人能做到,就不能是我吗?” 作为世界七大洲之一、总面积达到1424.5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至今仍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定居居民的大洲。但这块不适宜人类定居的陆地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却是心心向往之至,并把“征服”这块世界上已知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比如到达南极点、穿越南极洲——作为了自己的目标。罗阿尔德·阿蒙森、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欧内斯特·沙克尔顿都曾经这样做过。最终的结果也不外乎两种: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北京时间2018年1月8日下午3点,一个36岁的中国姑娘冯静,在极地向导Paul的帮助下,历经52天的拼搏,穿越了1100多公里的茫茫冰原,从南极大陆的边缘抵达了南极点。但作者感受到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却是,“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心潮澎湃”。这是因为,她还有一个更艰难的目标,她想要到达距离南极大陆所有海岸线最远,又名“难抵极”——也就是“不可接近之极”的The Pole of Inaccessibility(POI)。 两年之后,38岁的冯静从南极大陆阿斯特里德公主海岸出发,历时80天,穿越1800多公里,于北京时间2020年1月25日晚7点18分徒步抵达坐标S82°6.655´,E55°1.957´,海拔3715米的南极大陆难抵极。这次壮举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这是人类第一次依靠双脚到达这里。 无论阿蒙森、斯科特还是沙克尔顿,无论他们“征服”南极的计划最终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他们都在南极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浓抹重彩的一笔。但当冯静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她与这些“前辈”们不一样的是,他们都是资深的极地探险家,而且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个较大的团体在协作;而冯静这名极地探险家,在徒步南极的念头成形之前,从未对滑雪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她的家人和几个亲近的朋友都曾试图打消她的这个无比疯狂的念头。但是很显然,最终的证明是,他们都失败了,而冯静这个“菜鸟”成功了! 假如在此前,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周刊等多家媒体上读到冯静的报道之前,还不了解冯静以及属于她的这个令人称奇的真实故事的话,那么,在读了《不可征服:中国姑娘第一步南极难抵极纪实》这本书之后,关于冯静两次“征服”南极的不寻常的故事确实足以无比清晰地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记!她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如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以及其他的南极探险家们! 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和行动,每个人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对于这个问题,冯静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为了这个答案,冯静也付出了很多。经验丰富的极地向导Paul很委婉地劝她:“从来没有人能一路走到那儿是有原因的。”冯静的回答是:“如果有人能做到,就不能是我吗?”对于这样一个反问意味十足的回答,对方的反应是,“缓慢又坚决”地摇了摇头…… 在《不可征服》这本自己写的纪实作品中,冯静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用了3年时间,最终顺利抵达南极大陆难抵极的故事——但这显然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应该是,这3年间,她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酸甜苦辣”,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心境…… 《不可征服》读后感(三):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不可征服》书评 与作者合影 冯静,硬实力、意志力、购买力、智力和颜值五项属性全满,顶级极限探险大神。 身为少之又少的亚洲女性南极远征者,她不但要“与天斗”和“与地斗”,与冰天雪地极为恶劣环境共处,照顾自己和奋勇前进;还得“与人斗”,与耍大牌敲竹杠的外籍黑向导斗智斗勇,在受到白皮雇员种族歧视时果敢反击! 文字描述,不及实际艰难百分之一。要想知道滋味,就得亲自试一试。 以斗争求团结,想方设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样是这两次远征中十分艰难的部分,棘手程度不在艰险自然环境之下。 南极难抵极与南极点位置示意图 全文: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不可征服》书评 《不可征服》读后感(四):怀揣梦想,坚忍致胜 南极什么样子? 茫茫雪原,寒风呼啸,渺无人烟,还有成群的帝企鹅,这大概是很多人对南极的印象。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一个一辈子也不会去的地方。 但是,有一个人很想去。她不仅想了,还做了;不仅做了,还做到了。这个人就是冯静——一个“普通”的女子。说她普通,是因为相对于原来那些穿越南极的人来说,她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优势,身高164厘米,33岁初登滑雪板,起步晚,专业知识不足。普通加引号,是因为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却在5年以后,创造了人类首次仅靠双脚到达南极大陆难抵极的历史。 《不可征服》这本书就是冯静对自己挺进南极点和远征难抵极的过程的记述,分为上下两部分。在这本原创纪实文学中,除了开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了自己到达南极点外,基本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条理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凝练,有着作者特有的克制和冷静。从计划远征开始,她就开始专业咨询、寻找向导、零基础学习滑雪、极寒中的生存技能的体能训练,采购并改装装备等,这一系列的体能和心理建设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有些地方,因为专业和单调,读者甚至会觉得“很枯燥”,因为训练就是不断地练习,没什么有趣的地方。即使在她觉得很难忍受的情况下,比如带病穿越难抵极时的生理上的病痛,穿越过程中和三个极地向导之间的分歧和争执,都尽量客观隐忍,没有太多感情上的宣泄。 但是,这并不妨碍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书中叙述的人物不多,每个人的性格都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她的第一位南极向导Paul,从一开始的咨询到一系列的训练,都给予了非常专业的帮助和指导,这对于一位初次挑战南极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对此,冯静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但他在旅途中给养预算不足,向客户要口粮,偷偷给冯静的包里加重,层出不穷的“小动作”则暴露出他性格品质上的弱点。 也因此,两年后,当她再次想要去探索南极时,向导换成了Paul的女儿Sarah及其她的男朋友Erik。Sarah相对于父亲来说带着家族特有的骄傲和固执,经验略显不足,但胜在善于沟通。她最让人诟病的是向外界隐瞒了难抵极旅途中冯静这个客户的存在,把三人的征服归功到了两个人的胜利。Erik给女朋友打工,喜怒都形于色,没有心机,但意志力薄弱,不断拖后腿。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这本书才有了更鲜活的生机,远征的旅途也因此不是一个人的孤独。作者大方地分享这段过程,不掩盖任何一个人的功劳和善意,也让这两次远征更生动、更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人物中,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作为整个事件的发起人,亲历者,无疑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本身女子的体质在这种极地环境中就不占优势,再加上第二次远征前,她就病了,出发时也没痊愈,所以整个过程基本就是带病坚持。行进过程中,靴子开胶,帐篷漏气,高原反应,体力透支,这一系列的麻烦一直存在,但冯静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按计划抵达目的地。这种坚定表现在她一丝不苟地每天坚持,并在两个向导的方向偏移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正确的路线,即使病痛加剧,向导泄气的情况下依然不松口每天的行程。这让人想起她第一次到南极时训练的艰苦。这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贯穿了整本书。 对于远征南极的意义,作者从政治、环境、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也描述了所经地的环境,让读者们对南极大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固然是我们读书的一个收获。但就像作者说的,“这不应该退化为一场个人荣誉的争夺”,“极地远征不曾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不管多难,都是小事件”,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她的经历中受到远征“坚忍致胜”精神的感召,“一旦确立目标,遇到困难不退缩,即便被困难击倒,不管多少次也要爬起来再战,怀抱梦想,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终点! 《不可征服》读后感(五):《不可征服》读后感(代序) 《不可征服》读后感(代序) ——秦为稼(著名极地科学家,曾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 我和冯静第一次约谈是为了确认我是否合适为她的《不可征服》一书作序。冯静看上去十分清秀,清秀得绝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位有过艰苦卓绝*历的人。所以,当我们坐在长安街边的绿地长椅上后没聊几句,我就问了她的体重。交谈中我发现冯静是一位表达十分清晰的人,明显能让人感到她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当然她的价值观中有部分内容也如同量子纠缠理论那样让人并不那么易懂,我感觉她是一个精神丰富但行动简单果敢的人。 之后,我试着通过阅读《不可征服》去理解这位清秀的女性。冯静的哲学肯定与很多国人不同。大多数国人习惯于奉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她则是“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当然这个人就是她自己。联想及此,是因为读了冯静在本书开篇引用的英国诗人《不可征服》那首诗。诗人的不可征服与冯静书里不可征服的内涵和外延似乎完全不同。诗人是身残志坚,豁达抗争于命运,而冯静的状态则是无形的、难以言状的,用时下的网络语言说她在与命运抗争似乎有点“凡尔赛”。但无论怎样,面对困难,特别是面对持久的、难以看到尽头的困难时,诗人与冯静的状态又是何其相似。我不熟悉冯静,也不熟悉诗人,但我熟悉《不可征服》书中表述的几乎所有环境场景和技术细节,进而联想到那些曾经在南极克服过各种困难的人……想起这些人,令我思绪万千。这些人中,既有世人熟知的探险时代的先驱,也有我们因为职业才认识的一些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很出名,但更多的人很普通。这些普通人的南极经历多与谋生的职业有关,也与他们的集体主义目标有关。这样联想之后,我便反复地问自己:那些不是为谋生去南极的人到底是为什么?冯静如此做到底是为什么?我想了很久,也没有得出十分清楚的答案。 冯静的《不可征服》分为上下两篇,分别记叙先征服南极点再征服难抵极的行动脉络。这种扎实的技术路线似乎超出了一般探险者的实际需要,但这又使冯静的南极经历不同寻常。冯静的南极之旅中除了围绕徒步展开的要素之外,书中描写的那些场景过程、那些自然现象、那些地名、那些装备,林林总总,包括文字中那些随处可见的jargon(术语),都让我产生了我与冯静好像早已熟识的错觉。《不可征服》用我所见过描述南极经历最不枯燥的文笔,还原了冯静的南极历程。如果读者在阅读中仍嫌文字枯燥,那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实际情况可能要比书里展现的还要枯燥一百倍,甚至一千倍。说到南极的枯燥,也让我联想起自己在南极经历中的一些真人真事。多年前,我在南极中山站度夏。考察快结束的某一天,考察队计划派出几辆雪地车简单编队去距离中山站50公里冰盖上的一个样品存放点,把内陆考察钻取的冰样运回来,因为那里实际就是个温度理想的天然冰箱。出发前我把这个行动安排告诉队里一位女队员,她一路上曾多次表决心一定要去南极内陆昆仑站,意在让她去体验体验。记得那天雪地车爬上冰盖没半个小时,这位女队员在剧烈颠簸的车厢里双手紧握着车顶的扶手大声问我:“去内陆就这样?”我答:“每天坐上车就这样,到昆仑站单程大约一个月。”她说:“我不去内陆了,不去了!”之后,我再也没有向这位女队员追问过改变去南极内陆想法的缘由。《不可征服》里那些前往难抵极途中具有强烈画面感的描写,不由得让我想到,用知道困难数量肯定会高频重复和并不知道困难程度是否超出自己的耐受阈值来考验自己,也许是当下人能开展的有关精神与肉体是否统一的最极限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南极是一个理想之地。在阅读《不可征服》的过程中,我几次合上书自问:这样做值得吗? “崇高的、生动的意志,你不可名状,不可理解!我谨将我的心灵升向你那里,因为你与我并不是分离的。你的呼声在我这里鸣响,我的呼声在你那里回响;我的一切思想,只要是真的和善的,就都是想到你的。在你这位不可理解者中,我对我自己变得完全可以理解,世界也对我自己变得完全可以理解,我的一切生存之谜都得到了解答,而在我的心灵里产生出最完美的和谐。” 也许,在费希德《论学者的命运·人的命运》的这段表述中,可以找寻问题的答案。 冯静在2020 年1 月25 日的那个时点完成了徒步征服南极内陆的难抵极。《不可征服》最后的部分有这样几句话:“生而为人,负有使命。此刻,我的使命已达成。疲惫至极,生命中从未有过的疲惫,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我感觉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冯静还会开启她新的生命之旅,同样不可征服…… |
下一篇:《镜子里的陌生人》读后感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