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2 05:34:00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有深度有涵养的生日句子人气:94我来评论
《正是河豚欲上时》是一本由王程韡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00,页数:2020-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是河豚欲上时》读后感(一):这书不好看 这书也太差了呀。最好的部分就是引言部分,当时我在笔记里写到:这序写的体现出清华人也真的能吹,恩,吹字用的不准确,应该是显摆,有一点凡尔赛的意思,反正是套了很多大家的话,摆了很多理论,能够看的出来,他本身也不是想讲什么理论的东西,只是铺陈在那的,卖弄其读了很多书。加之介绍中说是清华本科的课,想着会是蛮有趣味的一本书,结果,大呼上当。最初的时候还一直期待着:后面有好的,后面有好的,因为这就是在铺垫,而后会有高潮的,结果啥也没有。最后,我只能是放弃了。放弃不喜欢读的书不是我的阅读习惯,因为我基本上都是读完的,哪怕书写的佶屈聱牙,但总觉得这是我自己的责任与任务。近些年来,书读的也少了,常常翻一下就丢掉的还有,但有这种读一半便扔下去的还是唯一的。 从小说喜欢读写吃食的书,有介绍独特作法的、有介绍人文传统的、有白描年代生活的、有讲饮食营养结构,买的书里有一排是介绍吃食的书。不论怎么写,但你总是要占一头,或食物或哲学,这书啥也没有。这书真的不如果壳上的那些文章(不过果壳改版前的文章更好,现在的文章不如从前),松鼠也黄了,当年的那批写手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晚上得吃点好的,慰问一下我的胃口。 《正是河豚欲上时》读后感(二):“识食物者为俊杰” 春节期间读完《正是河豚欲上时》。一个人类学学者关于日常吃喝的思考,反正挺对我的胃口。首先是接地气,不少场景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日三餐。因为熟悉,所以读起来也亲切。鱼皮花生,无花果,也是我们童年放学后的享受。那些没见光的食物——鱼子,蛋碴子小朋友不能吃,连对食物的禁忌南北方都如此一致。但又不止于场景的复述,毕竟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学的book。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省、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美食。每个人心里大概也都有一本属于个人的最佳食谱。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格物”,对于食物和社会文化的关联,知之甚少,或者知道一些,却没有进一步的思考。所以,《正是河豚欲上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格物致知”的机会。 食物背后的人更有意思。关于一人食,作者写到一次在食堂碰到同一学院的老师坐在附近,“竟吓得赶紧又换了一张桌子,特意磨磨蹭蹭地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塞嘴里,发现自己吃完的时候那位老师已经先行离开才松了一口气。”这简直就和我吃饭碰到同事的心情一模一样。一人食的逍遥自在,也是令人向往的。不必有任何装模作样的交流,不必有任何的敷衍,不必迁就任何其他人,只需迁就自己。当然,一群志同道合的吃货聚在一起指点江山也是极有意思的。不管哪种情形,要能吃得自己随性自在,能“食之有味”方才是最佳。 “生活比秩序重要,适度的混乱对心灵有益。”书后的这句话家里的小朋友很喜欢。 《正是河豚欲上时》读后感(三):【在读中】 今年的第200本书,终于开始读老王。 下意识地拖延读书,也许是为了拖延写书评的时刻——多少有些写作业交予老师审阅的紧张与窘迫。 自序让我感动,我发现自己错了。这是老王的社会学,也是我的。也许是因为今年也做了手术,更多了一些理解吧。 ——————— “半自我民族志”的结构安排,颇像成年版的童书:先讲讲轻松有趣的故事,然后“小朋友们,从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如果小朋友们想学更多,就可以去读注释。 这让读书的过程变得有趣起来:读注释也读得津津有味的书可不多! 这也使得自我民族志的部分相对完整,而“工具性”的、学术气质更浓的知识显得零散。例如,西敏司出场率相当高——但他讲了啥来着? 话又说回来,想学知识的小朋友,这时就已经按图索骥去读西敏司了,参考文献都已经列得明明白白。这不正是大学的学习方法嘛。 ——————— 完整的“半自我民族志”部分,轻松写意,可堪一读。但要提意见的话也很简单:有些不够“入味儿”。 抱着“我来写的话要怎么写”的心态,又咂摸了几段,发现其实是字斟句酌的严谨文章,并无什么写法上的缺憾。 想了想,若要换我,可能会选择加入更多“食物的香气”:蒸水蛋的嫩黄,光滑如肌肤的表面,入口后丝滑又一碰即碎的触感;宁静的深夜里炒饭的声音,似乎有热气腾腾的饭香慢慢向鼻子伸了过来。既然是“食物”这样大众又深刻的话题,那么展现食物的诱人,让读者看着看着就饿了,似乎也可行? 《正是河豚欲上时》读后感(四):交作业|“忧郁的河豚” “忧郁的河豚” “充值后”要交的阅读作业 收到老师的礼物,自己算是“被充值”了,还是要写点东西回应一下。 我学着老师对于本书架构的期待,下面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拆分着看,彼此独立,但是内在还是有延续性的,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按着顺序看下去。 引: 去年我在参加了《生死有时》一书试读后,按照要求在豆瓣发表读后感,大力吐槽了此书的翻译。当时这本书算上我只有两人评论,另一位豆友也是对本书的翻译劈头盖脸,且有理有据的吐槽了一遍。过了几日后,这位吐槽的豆友“chadwick”关注了我,成为了这个账号的第一个粉丝。看到这个奇怪的英文名字,总是觉得在哪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了好久我才发现,这不是我关注的公众号“苏菲的脑洞”的号主的名字吗?(虽然我也忘了自己为什么关注这个公众号)我没想到这个关注者寥寥无几的帐号就是堂主本人。 去年的人类学年会,我是自己一个人去的,人生地不熟。在吃早饭的时候,景军老师碰巧把盘子放在我旁边,我斗胆和他聊了几句,他算是会上第一个“熟人”,所以在茶歇时,我也尽量往景军老师身边靠靠,避免茶歇时候只知道闷头吃。我拿着难以下咽(寡淡如水)的咖啡靠近景军老师身边的时候,他身边有一个穿着黑色呢子棒球衫的男生一直在和他侃侃而谈。我又仔细看了看那个黑色外套,嚯,上面用白底紫边大大地绣着“Tsinghua”,合着这是T大在开会?我也没管那套,强行加入群聊。那个男生自我介绍是棠棣堂主的学生,我立马搭上话茬,说我是堂主的粉丝。算是勉强加入群聊。 午餐自助时,我也不好意思再挨着景军老师坐,撒么(东北话:seek)到刚刚那位同学也自己一个人坐,便捱过去,再次避免一个人闷头吃。闲聊时,他说自己没有算好南京房子什么时候到期,所以没订南大的房间,从市区跑到南大会场,打车就要花个一百多。我想反正我那个标准间也空着一个床,就邀请他过来住。想不到,倒成了一起“睡”过的交情。相处下来,他不是在改文章,就是在改文章的路上,做堂主的研究生不简单。 当初,因为Richard Wilk在中大第二届饮食人类学开幕式上一句“you are what you eat”(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不是他原创),我开始对人与饮食以及背后的社会与个体记忆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在去年年末时,“苏菲的世界”公众号开始疯狂地给新书《正是河豚欲上时》软广,看名字像是饮食人类学的东西,自己也提起了一点兴趣。在刷推文的日子里,一直积极地和堂主互动,我似乎和堂主一起体验了一次图书出版的辛酸泪。书写出来是一回事,校稿,审查,印刷,出版还有一堆意想不到的的影响因素。跟着堂主在公众号记录出版的心路,好像自己也出版了一本书(虽然这辈子都渺茫)。 在我积极互动下,在互联网冲浪这么多年,愣是一次抽奖没中过的我,中了堂主的抱枕和明信片。那天三点和我一个有心结的哥们聊天到三点多,我以为已经很强者的睡眠时间睡下,一睁眼,好麽,堂主在凌晨四点多给我发来好友申请,果然强者不需要睡眠。 后来和老师聊到了为什么会关注我豆瓣,他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反结构的人,所以会关注有不同想法的人。”这么说的缘由是《生死有时》那本书试读算是一次“充值”,照理说要捡好话讲。可是我完全没想到这么一层,对待严肃的东西我一般都比较严肃,课堂上哪位同学理论见解和我看法不一致,我还会积极地指出来,甚至“激烈”地交流,甚至会写文章反驳,参考我《社会行动的结构》书评,就是一次回击,这样可能得罪了不少同学,抱歉。所以对待试读活动,我也严肃地对待了,忘了自己“被充值”的身份。 现在看,我收了老师的抱枕和明信片,算是再次“充值”,想来想去还是要对这本书说点什么,索性就“say something of something”吧。 老师说,他自己也会关注吐槽自己这本书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启发,并且背后都是有趣的灵魂。按照我的套路,虽然被“充值”,该吐槽我还是会吐槽的,万一我也是有趣的灵魂呢? 我想从三个方面解构这本书,分别是: 色:书籍的装帧 香:阅读体验 味:文字所传递的灵魂 01色: 回看老师的“自卖自夸”,他本人对此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认可,我自己也十分认可这本书的设计。 简单地一句评价就是:这本书的装帧是花了钱的。 在我看来,这算是对书籍设计的认可。花了钱,便是花了心思,有认真考虑的表现。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我去到一个陌生的饭店,面对一个陌生的菜牌,上面都是陌生的菜名与图片,那么菜的造型可能会成为我点菜的第一参考。《河豚》真本书的封面设计是那种我会去“点”的(尽管后来我发现封面和内容关联不大),愿意多留意几眼的设计。 装帧设计也不仅仅体现在封面插图,也体现在一些细节。尽管接下来我所提到的细节处有点让我不舒服。比如书面硬质封皮(书套)下的并不会完全覆盖书籍的边缘,而是留出了一条黑色的留白,这样看上去会更有层次感,是动了小心思的。不过这在我看来有点为了设计而设计了,外面硬质封皮不能完全覆盖脆弱的内页,而是让其边角裸露出来,这么说吧,小学爱包书皮的我绝不答应。 此外,这本书印刷也是花了钱的。黑色和金色(算是吧)要分别印刷两次,先印刷黑色,再印其他颜色,一来二去,成本就上来了,并且仔细看的话还会发现正文和注释部分的用纸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可能准备了两种纸将书的前后分开。这种小细节算是用心的细节,可是这种正文与尾注、闲愁与理论的割裂造成的阅读体验地割裂,实在让人有些难以接受,至少就我而言。这也是我在下一部分要讨论的话题。 这么复杂的装帧,老师还要控制入手价在30元以内,显得更加良心了。 还有一个小小的排版问题,这里首段的孤行并不美观,有很多标题有类似的问题。 02香: 点菜要看菜的色,菜从厨房端到餐桌上,更多的是品味食物气味的旅程,这会激发个人对于菜品的期望。 书籍最根本的用处不是用来垫桌子,也不是压泡面,而是阅读。这就涉及到一个体验问题,对于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我只能说一言难尽。 诚如老师在《自序》最后所言:“目前的版本已经是我们能够展现出的最大诚意。”(p10)我也可以感受到本书结构安排的“诚意”。书籍以这种形式呈现出来,难以做到十全十美。初次拆开快递,我没有从头翻起这本书,而是从后面翻了翻,结果…….“什么,注释与正文篇幅居然差不多五五开?”我甚至单独看尾注就读了半天。后来读了《自序》之后,也大致理解了本书编排结构的用意,但是阅读体验真的有些糟糕,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割裂”。 起初,看了看正文只有146页,我想这不一会儿就能翻完的小书嘛?结果我大错特错,这本小书翻下来还真费点时间。我最近一次十分困难阅读地书正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卷1),里面一篇十几页的论文我甚至要反反复复读好几个小时才能跟上列老的思路。至于说为什么《河豚》这本书读起来为什么这么吃力,倒不是因为语言多么深奥,毕竟这本书的定位也可以是面向初学者,语言多是平铺直叙,里面再抖几个小包袱,可是这尾注也太多了,我要在正文和尾注来回穿梭。读完尾注后,正文的行文阅读逻辑又会受到影响,思路会打岔,而且有些注解显得有些絮叨(东北话:啰唆)。如果要絮叨就要从一而终,有些我认为要絮叨的有些地方却没有展开。 通篇采取尾注的方式,其中有理论也有包袱,我认为或许包袱采用脚注的方式更好。比如第一章的尾注4:“或者,你最近又胖了啊!”——“吃你家大米了!”这个尾注有点多此一举,纯粹地抖机灵。不过有的东北词不解释还真的不懂,若翻到尾注显得太麻烦,采用括号对某个词进行解释似乎是个好选择,比如我前文用的“撒么”和“絮叨”两个词。这本书里没有记错的话,只有在29页对“街”后面用了括号,干巴巴地留了个“(gai1)”,这里为什么不解释一下这个读音是东北话呢?“街”在字典里只有一个读音,没有“地方知识”的人不大会理解突然注释一个“gai”是什么机灵。 提到地方知识,有一处注释显得有点过了。出现在22页的“冻秋梨”居然还要注释一下:“一种东北地区的冬季水果,主要由梨冷冻后变质而成,酸甜可口的梨,也称冻梨。”(p165)我想“冻秋梨”这个名字够直白了吧,又不是东北的“攥汤子”,或者广东的“肠粉”这类不注释就无法想象的美食。我认为“冻梨”不需要加注释可以解释为我拥有东北的地方知识,可是到了后面第26页“密密缝”居然也要加注释?(“临行密密缝”,唐孟郊《游子吟》的诗句。)(p168)这句诗算是中国人识字的基础了吧?这个地方知识由东北人、西北人甚至岭南人等汉字文化圈的人共通掌握,如果真的要对这句诗加注解,恐怕也只有当这本书翻译成英语,面向非汉字圈的读者时,以“译者注”的形式呈现。 类似的注释还有很多,老师对于注的度有点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不仅仅体现在过度解释,也有未很好展开的地方。在书第六章(p83),提到了老师赴美体验正宗的左宗鸡,在甜腻的口味之下居然找到了家乡溜肉段的味道。注意,我在这里和原文用的是“味道”一词,不是“口感”或者“感觉”。老师并没有在注释里说明溜肉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北菜,做法、口味和口感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冻梨都需要注释的话,溜肉段为什么没有注释?虽然我没有吃过正宗的左宗鸡,但是我应该吃过正宗的溜肉段。从地方知识出发,我从小到大这么多年就没有吃过类似左宗鸡甜腻口味的溜肉段,如果说成口感类似,倒是可以理解。溜肉段的口味应该是咸鲜口味的,紧接着老师也提到了“为了迎合俄国人的口味,才把原本咸鲜口的溜肉段儿愣是做成了酸甜口。”但是这酸甜口的这道菜叫什么?老师也没有说出来。我认为可以加上这么一句“也就是东北菜的扛把子——锅包又(肉)。”就东北菜来说,锅包肉虽然出道较晚(整个东北菜历史也不长),但历史地位应该比溜肉段要高一些。老师也提到了锅包肉的诞生与俄罗斯人有关系,那么为什么不在这里开展出这酸甜新口味与文化接触、政治经济或社会变迁的一些社会学议题。当然,这类讨论放到这一章不是很合适,不过也应该可以开展论述一下。 除了注释,还有一处行文逻辑好像有点错误,第18页“我们那儿也流行吃耳屎,会耳聋的说法。”可是在东北明明是吃耳屎会变哑巴啊?紧接着老师讲儿时的恶作剧又换成了“哑巴”而不是耳聋,“某某某,我把耳屎放在你的水杯里了,看你不变哑巴。”我想这本书应该没有盗版吧,我读的也是正版,这样前后逻辑冲突实属不应该。 老师自诩为本书他自己的《忧郁的热带》,我也能感受到它这种定位。格尔茨在《论著于生活》中说《忧郁的热带》有4种读法,首先忧郁的热带是一本自传,《河豚》当然也是,同时《热带》也是一股老派的美国民族志,也就是说它是有理论价值,《河豚》也是想展现出一些理论价值。在自序部分老师提出了两种阅读方式,只服务于两种不同的阅读人群。可是这种阅读方式如前文所说都是割裂的。格尔茨称《忧郁的热带》或者说列维-斯特劳斯的一切作品都是绕着结构离散型而生长开来。而这本书则是通过尾注的方式将生活与论著交织在一起。坦白讲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索性就干脆大大方方的承认,这是我的一本自传,削弱理论部分,或者这就是一本自我民族志,不要藏着掖着。当然这样会阻碍一些受众选择这本书。我不知道这种模棱两可的定位,是吸引了读者还是排斥了读者? 以我见老师这本书需要一位像我这样具有东北地方知识的审稿人,哈哈。 接下来的部分,我就跟老师从东北出发,一起开启离家的饮食冒险。也就是本书“味”的部分。 03 味: 提到美食,归根到底还是它的味道,色与香是辅助。就拿印度美食举例,虽然我没吃过什么正宗的印度,但看美食视频里,他们把一堆香料全部捣碎后煮到一个锅中,整成一盆大糊糊,那样子看起来真是一言难尽。不过那么多香料混合在一起,味道似乎还不错。也就是说美食归根到底还是要吃,就像书,装帧再怎么样,或者说印刷再怎么样,一本书归根到底还是要去读的。对于食物来说可以分为美食和你在食堂吃的东西,就是那些仅仅为了维系生命体征的东西。 我自己把这本书的定位为“美食”。 我们想从阅读中遇见什么?味道还是营养? 把本书当做老师的一本自传去理解,其中很多地方还是有很多感触的。老是生在吉林,长在吉林,而我生在东北偏北,长在东北偏北。东北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的人口,方言和习俗却是十分类似,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要知道,在江浙一带,一个村就会有一种方言,甚至不可能互相交谈,交流。东北人认同也是很奇怪,其他省份你出去问你是哪里人,你会说一个省名或者直接说自己的城市名字,而如果你在外地碰见东北人,他第1句话肯定会说“我是东北人。”哪怕是方言区别比较大的大连,也会称自己为东北人(我仅仅访谈过我本科一位大连土著教师,这个样本略小,但不妨碍我开出“理论之 |
上一篇:无名的裘德读后感摘抄
下一篇:《酸梅》读后感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