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4 05:44:00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有深度有涵养的生日句子人气:110我来评论
《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是一本由[日] 佐藤文隆 /著 / [日] 草场良美 /著 / [日] 著作,小天角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元,页数:202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读后感(一):一本书让孩子近距离接触科学家,培养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欢欢喜喜地吃着零食看着春晚。到了十二点的时候,视频电话打给亲戚,拜年变得快捷又简单。 对比下十年前、二十年前乃至一百年前,如今的生活在当时简直不可想象。这一切都有赖于科技的进步,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新,让我们过上了如今吃得饱、穿得暖、便捷舒适的生活。 那么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是在哪里,又是怎样完成这些伟大的发明的呢?想知道这些疑问,快到《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中看一看吧。 一、本书介绍了哪些天才科学家 《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一套四本,分册书名分别为寻找宇宙的起源、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万物的由来、改变世界的发明,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天文、生物、计算机、应用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作者选取了引起发明而改变了世界的26位科学家。比如大名鼎鼎的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比尔盖茨等人。以及名声不显,但其贡献同样卓著的江琦玲于奈、李比希、林奈等人。 除了重点讲述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作者还在书中穿插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其他科学家,统计起来,全套书籍一共介绍了104位科学家,这可堪称一场科学界的大聚会。而我们也借此好好地了解了一番科学家们都做了些什么。 二、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到底什么样 在我的印象里,实验室大都明亮整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和电子仪器等物品。不过翻开这套书才发现,原来那些闻名天下的科学家们的实验室竟然如此简陋,然而他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了天才般的发现与创造。 达尔文的实验室就是他的起居室,屋子中摆放着和生物、地理、医学等相关的书籍。桌子上、地面上放着显微镜、标本瓶、信笺、试管架、刷子、矿石标本等物品。 令人讶异的是,达尔文的实验室里竟然还有宠物狗波利的小床,小狗波利在实验室里随意进出,就像在家中的任何地方一样。 实验室似乎变得没那么高大上了,不过细想来却也颇为合理。达尔文一生研究动物植物,研究物种的进化起源,如果是一个不喜爱动物的人,又怎么会有热情倾注一生去研究这些内容呢。 当然达尔文,以及其他的很多科学家的实验室会如此简陋也和他们生活的年代有关。在一百多年前,科学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的时候,实验室往往都布置在自己的家中,实验器材在今天来看也都十分简单粗糙。 然而正是这份简单粗糙才愈发显得他们的发现创造的可贵,使用着简单寒酸的设备,做着不知道能否成功的实验,甚至还要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 三、天才科学家做了哪些研究 在今天,当我们接受过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我们大都知道化肥能让植物长得更茁壮,通过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公转,放射性元素会导致身体细胞癌变等等。 我们好像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去明白这些道理,似乎都忘了这些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的东西都是那些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研究才得出的伟大成果。 就拿我们如今两块钱就能买到一包的方便面来说吧,在安腾百福发明之前,想吃方便面那可是比登天还难。 安腾百福看到人们在寒冷的夜里排队买拉面的场景,希望能让人们随时随地的都被一碗热腾腾面温暖身心。于是安腾百福开始研究怎样才能让面条长期保存,并且加入热水后还能像刚出锅一样美味。 安腾百福做了大量的实验,最后发现用油炸过的面饼能够达到要求,由此方便面终于诞生了。 为了让人类吃饱吃好而努力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比如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让水稻亩产大幅提高,养活了无数的人。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发明了罐头,能够让食物长期储存的阿佩尔,发明了微波炉,让食物变热更容易的斯宾塞等人。 科学家们做着或关系民生或着眼未来的各种研究,这些研究都在改变着世界、影响着我们,让我们能够拥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四、写在最后 《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作为一套写给孩子们的书籍,采用绘画图片的形式讲述了科学家以及一直相关的科学知识,这种方式特别的直观生动,孩子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到科学家的实验室中有什么,看到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什么实验。配合着作者精心书写的文字说明,孩子们对天文、生物、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等知识都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 这一点也是我特别推荐这本书的地方,对于孩子们,怎样学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好的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图画精美、细节满满,图文并茂,让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渗入到了孩子的心中。 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快用《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这套书籍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吧,相信这种兴趣能够让孩子在新学期更有目标更有动力。 《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读后感(二):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看看那些改变世界的发明是怎么来的 今年的春节假期很是热闹,大年初四立春这天,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之后,每天电视上都在播放着冬奥会的各种比赛项目。一开始,小朋友还不太愿意看体育比赛,连着换了几个台之后,他也开始感兴趣了。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少有冰雪的城市,但看着电视里的运动员们在冰天雪地地中为祖国而战,小小年纪的他似乎也被感染了,开始愿意静静地陪妈妈看比赛。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看着看着,小家伙的问题就开始冒出来了。 “妈妈,他们现在就在比赛吗?”“当然啦!他们现在就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进行比赛呢。” “那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比赛呢?”“因为我们有电视直播呀!” “电视是怎么来的呀?直播又是怎么回事呢?” 哎呀,这个问题难倒老母亲了。幸好,老母亲没什么家长包袱,坦诚地告诉他,“妈妈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书查资料寻找答案吧!” 正好新入了一套科普绘本《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其中有一本讲的是“改变世界的发明”,其中就讲到了电视。 有哪些发明改变了世界?书中不仅列举出了电影、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的发明,还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的发明。 在过去,无论是观看体育比赛、欣赏演出还是读书,都是王公贵族才能够享受的活动。但是现在,得意于印刷技术的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有书可读了;有了留声机、电影和电视,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如在现场一般欣赏各种比赛和表演。 书中用全景图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实验室”。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能在大银幕上放映可移动影像的装置,这便是电影的雏形。电视和智能手机上的视频也是基于这种原理来制作的。 电影最初的灵感其实来源于手翻书。手翻书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玩具,它是由多张连续动作的图画构成,每一张图画的内容都有些许的不同。当我们翻动这些图画时,由于人类视觉的短暂停留,会觉得纸上的图像动了起来。 图中,弟弟路易斯操作的就是放映胶片的机器,它还兼具摄影功能。放映前,先将成卷的有连续图像的胶片放入暗箱中,然后摇动把手,胶片就会动起来,再由弧光灯将胶片上的图像投影到幕布上,这样幕布上就会出现连续的会动的画面。 电视也是手翻书的一种,不过它已经不是靠人力去摇动手柄来变换图案,而是通过电信号来传送影像,再利用电动来快速的切换。于是,我们就在电视上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图像。 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它们的出现都离不开印刷技术的发明。有了印刷技术,书籍开始大量制作,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读书拓展了知识,进而创造了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各种发明。 想要更好地理解电影电视的原理,还可以参考书中的步骤制作留影盘,只需要准备一片厚纸板和两根橡皮筋,就能够体会到图像动起来的奇妙! 像这样有趣又好玩的科普实验,在这套《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中比比皆是,不仅能让孩子长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亲身体会到科学实验的魅力。 整套书一共有四册,分别是“寻找宇宙的起源”“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万物的由来”和“改变世界的发明”,从浩瀚广阔的宇宙到生命诞生的历史,从世间万物的由来到身边息息相关的发明,书中涉及的知识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应用科学等多个领域。 书中所选的科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比如牛顿、达尔文、林奈、居里夫妇、比尔盖茨……全套书共有130多位科学家登场。作者从孩子们好奇的问题出发,以问答、漫画和全景插画的形式,介绍了许多基础的科学常识,语言幽默风趣,再配上色彩鲜艳的插图,很容易就激发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科学家们的实验室,书中以全景式大图展现了科学家们的实验室,细节满满,沉浸感十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此刻真的就在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里,一起见证他们的伟大发明。在这些伟大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里,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一次次的实验和探索中,不断靠近真理。 作为写给孩子们的科普书籍,除了要注重趣味性,更要保证知识的权威性,这样才能给孩子们以正确的引导。 这套书的作者佐藤文隆是日本宇宙物理学的权威、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另一位作者草场良美也是日本著名的科普作者、编辑。书中涉及的知识点都经过了严密的审校,确保其专业性和准确性。 趁着假期还没结束,和孩子们一起潜入科学家的实验室,来一场奇妙的科学之旅吧! 《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读后感(三):《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134名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如果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电脑,甚至没有电和交通工具,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呢? 旅行基本靠走、沟通基本靠吼、干活全部用手……想一想,既有趣又让人感叹。现代生活如此便利,智能,无不建立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上。 饮水思源,这些我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的物品,又都是谁发明的呢?不翻书、不上网,你能说出几个发明家呢? 有可能你记得发明第一架以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的莱特兄弟,你可能也记得让我们轻松运用电脑的比尔盖茨,可能还还知道居里夫人、达尔文、牛顿…… 那你有没有兴趣,一起了解一下科学家们的伟大发明呢?那就看一看这套《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吧。 通过详略不同的描写,它讲述了134名科学家的发明,以及他们的重要发明背后的故事,让阅读者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多了一分了解。 这里既有广为人知的科学家,还有一些比较陌生的科学家,虽然这套书的知识性比故事性更强,但并不难懂,因为它不仅仅有文字解说,更是运用了大量的图画还原科学家们实验室的场景,并通过有趣的讲述描述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图画与文字相得益彰。 这一套《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共四本书,通过四个方面——寻找宇宙的起源、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万物的由来、改变世界的发明来进行分类。 而每一个系列又分为5块内容,每个内容中会在这一章节的第一页展示与之有关的多位科学家,并简述这些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和发明,然后着重的挑出一个代表人物来介绍他的实验室,同时介绍实验室中发明用的辅助工具,简述它的用途。 比如这本改变世界的发明,它从五个主题讲述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些发明。 让所有人乐在其中: 介绍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海尔迈耶发明的液晶显示器、贝尔德第一个用电视机播放出影像,古腾堡则发明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术。他们的发明让那些在过去只有王公贵族们才可以享受的活动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之中。 粗略讲述这些发明之后,这本书又细致讲述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实验室,以及他们在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基础上是如何成功在大银幕上放映了可以动的影像,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这一发明带来的快乐。 这些实验室中的很多东西,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经渐渐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胶片,很多孩子在看到它时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有些物品不只是孩子,甚至成年人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或者不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 一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所有物品和问题都讲清楚,每一本绘本都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感兴趣的可以继续阅读相关资料,将知识进一步丰富,没有兴趣,只作为简单了解,也未尝不可。 整套书除了统一内容在介绍伟大的发明家以及他们的伟大发明,另一个看点和作者嵌入的细节,让人更加舒服。就是糖博士和小酵母的全文贯穿。代入感强,并且适时解说,非常有趣。 那这套科普绘本到底适合什么年龄阶层的人来看呢?我想除了不识字的低幼儿童,其他人群都可以买来看一看。 首先作为儿童的科学启蒙读物,它首当其冲,书籍中介绍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但又有一定识字基础的孩子来说,它都能胜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多的是采集图片知识,对我们没有见过的实验工具,不了解的科学家成果有所了解,知道即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掘孩子的兴趣点。 其次对于上初中的孩子也可以根据它的分类和介绍方式有更清晰的概念。在阅读这套书时可以从物理、生物、宇宙、天文等相关领域进行划分和整理,形成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再对照书籍后面的年表,对于发明家出生的前后和所发明的物品一目了然。 最后对于成人来说,则是补充我们科学常识的书籍。比如在看到第三本解答万物的由来时,我一下子明白了电压的基本单位和频率的单位为什么是伏特和赫兹,因为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他曾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频率命名为赫兹。而伏特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压的基本单位,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亚历山德罗·福特家伏特而命名。 那么再拓展一下,联想上学时学到的安培和马赫等单位,也是与科学家们有关的。我一个物理学渣,从这开始,也有了一点点的兴趣,对于不知道的物理现象也有了探究的想法。这不就是这套绘本书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吗? 发现好书,和孩子一起共读好书,我始终在路上,如果你也有好书与我一起分享,欢迎你。 《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读后感(四):全景式带你了解科学家们实验室里边的事情 寒假已经过半了,相信孩子们“双减”之后的第一个寒假,家长们已经体会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假期风格,这个假期里的作业用一个少字都不能概括了,往年的假期,作业相对都是纸面的,就比如我家的小学生,往年语数英都有作业要写。 今年却没有了作业,老师们的作业也很有节日特点,比如帮忙写春联剪窗花,和爸妈一起买年货,帮忙大扫除。每天坚持户外运动等等。 放假前计划让孩子多写写作业的我,刚开始还挺不适应。孩子假期可以自由安排了,给孩子留点作业这个事儿是不可能了。假期里就多给孩子科普一些知识吧。 假期里我们读了一套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应用科学多领域科普启蒙的绘本,《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套书的内容吧。 书的作者佐藤文隆是日本宇宙物理学权威、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另一位作者草场良美是自由职业编辑。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和青少年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编辑工作。绘者田边泰,活跃在京都的漫画家。 《潜入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一共分为四册,分别是寻找宇宙的起源,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万物的由来和改变世界的发明。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套书的内容,《寻找宇宙的起源》我们一起来到了达尔文的实验室,达尔文认为,生物随着地球的变化而不断的进化。 比如说曾经雄霸地球的恐龙早已灭绝,是因为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已经不再适合恐龙生存了。 达尔文在大学毕业之后,乘坐贝格尔号军舰以博物学者的身份踏上了他的环球航行之旅,沿途他见到了许多他从未见到过的生物。 达尔文在完成他的环球航海旅行之后,就一头扎进他位于英国的家中进行研究,并且写下了一本关于“为什么地球上拥有多种多样生物”的著作,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种起源》。 达尔文仔细的观察,从国外收集的标本得到了一个结论,地球上的生物都源于同一个祖先,并且在各自的环境中进化发展,他所研究的标本许多就是来自这次航海之旅的。同时,他阅读了大量探险记录和观察记录,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观点。 达尔文在环游世界的航海旅行中登上了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奇异的生物,他从中得到启发,认为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在《探索生命奥秘》中,我们一起走进林奈实验室, 来自瑞典的自然科学家卡尔林奈按照生物的明显特征对生物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并且命名。 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既有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也有草木,昆虫,还有体格庞大的大象……还有人们通过化石发现了早已经灭绝的古生物。 你知道吗? 地球上所有生物加起来一共有500多万种,所以把他们分类,并且都标记好名字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呀。 林奈非常喜欢观察植物,并且思考如何将他们更好地分类,他不辞辛劳,甚至都舍不得休息,调查了7700种植物和4000种动物,画了许多素描插图,连小细节都没有放过。 以前生物的名字各式各样,哪怕是同一种生物,也没有统一的叫法。 不过,自从林奈发明的生物命名法广泛传播后,生物就有了“学名”,并且可以全球通用。您那根据花朵的雄蕊数量,对植物分门别类,然后在这个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为每种植物都起了名字。 在《解答万物的由来》这一册中,你了解到了光是什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思考,光究竟是什么? 终于在大约200年前,托马斯.杨通过一个实验,让光穿过两条缝,解开了这个谜底。 牛顿曾经认为,光是一种粒子,那么,投射到屏幕上的光的形状应该就和两条缝隙的形状是一致的。 在托马斯杨的实验中,屏幕上却出现了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证明光不是粒子,而是一种波。 水波有波峰和波谷,如果两个波峰在某处叠加,波峰的强度会变成原来的2倍,如果两个波谷在某处叠加,强度也变成原来的两倍。 如果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在某处叠加,那么强度就会互相抵消,变成零。托马斯.杨认为,光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光计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这么想的话就能揭开许多关于光的秘密。 《改变世界的发明》一册中,我们一起走进卢米埃尔兄弟的实验室。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能在大银幕上放映可动影像的装置,这就是电影的雏形,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和智能手机上的视频也是基于这种原理制作出来的。 电影装置的原理和手翻书是一样的,用很快的速度投射出一个个稍有不同的画面,使他们看起来像是在动一样,这个发明的成功,关键在于制作一个能将胶片分身传送的装置,兄弟俩先用缝纫机缝布的方式,把胶片平缝起来再进行传送,最终的传送速度是每秒16帧。 这套书中跟随小朋友们一起来了解科学家实验室里内容的,还有唐博士和小酵母,以轻松的方式给小朋友们科普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应用科学多领域科普知识。 在“实验室”展示环节中,充满细节的跨页大图,全景式、沉浸式地展现了天才科学家的实验室;几十位科学家在这个寒假里带你畅游科普的世界,足不出户了解科学的发展。我是爱看绘本的关注我,我们一起阅读。全景式了解科普知识 |
上一篇:不要找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
下一篇:你的数字遗产想交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