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掌柜祝福语:生日祝福语-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文案祝自己-2025最火生日短句-生日短句8个字暖心

网站历程|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最新说说| 网站地图

搜索
原创美文分类 校园美文 随笔美文 优美散文 人生感悟 心情日记 情感美文 励志人生 原创美文

从永恒到此刻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3-11 05:38:00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有深度有涵养的生日句子人气:49我来评论

导读:《从永恒 到此刻》是一本由[美]肖恩·卡罗尔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6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

  《从永恒到此刻》是一本由[美]肖恩·卡罗尔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6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永恒到此刻》读后感(一):宇宙脉搏微小的搏动

  ❶熵增

  一切都在打破我的秩序

  无法逃脱的黑洞

  ❷宇宙的未来与过去

  千万遍的问:为什么我们这部分可观测宇宙在时间的一端会有熵这么低的边界条件?为什么我们的自由度会处于这么不自然的状态?

  Ⅰ.未来图景

  "别的星系会远离我们,消失不见;我们自己的星系会演化经历不同阶段,最后结果是变成稀薄的粒子烟雾,消散在虚空中。在非常遥远的未来,宇宙又一次变成了非常简单的所在:这个宇宙会完全是空的,空间能有多空就有多空。"

  Ⅱ.过去

  ⅰ宇宙大爆炸

  ⅱ热平衡宇宙的波动

  ⅲ玻尔兹曼大脑

  ⅳ暴胀

  ⅴ多重宇宙

  ⅵ婴儿宇宙

  ❸时间——逆行与永恒

  ❹信息存储

  有引力的五维与无引力的四维

  ❺量子力学——测不准的粒子

  经典力学都是错的

  ❻答案

  想解释宇宙,需要诉诸宇宙之外

  时间只是近似

  ❼生命

  存在的矛盾

  我的意志与宇宙的意志

  《从永恒到此刻》读后感(二):时间之箭是怎样飞起来的(评《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所著的《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是一本讲解宇宙学的科普书籍,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多重宇宙假说对时间之箭问题的解释。

  卡罗尔著有《大图景》《寻找希格斯粒子》等颇有影响的科普书,本书也保持了他简练通俗的文风,同时,这又是一本相当专业的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储备(比如说,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基本框架,虽然具体的理论细节或者数学公式并不需要熟练掌握,但是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于“读懂”本书还是必要的)。

  书中只有极少量与极简单的数学公式,从这一点上,绝不能说这本书难读,但是想要准确理解书中所表达的物理概念,还是需要相当认真地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这本书要讲的是时间的本质、宇宙的开端及物理现实的深层结构。”这本书的理论是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宇宙的诞生、发展、繁殖与终结(永恒),即宇宙本身的生命活动周期如何运行,主要是基于多重宇宙暴胀与大爆炸模型。

  当然,这些也是宇宙中的智慧生物(即人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因为宇宙中诞生了人类,才产生了所谓的这些问题,以及本书。如果宇宙是在无智慧生物的状态下“孤独”地存在与运转,那又是另外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宇宙会不会企图“理解”它自己呢?

  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目标读者群,而不必企图适合于所有的读者阅读。既然此书兼备文字的通俗性与内容的专业性,对宇宙的起源与物理时间的本质有强烈好奇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此书阅读起来既非常有趣,同时又似乎很难以理解。也许这是人类探索未知问题的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困境,那些让物理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样也会让读者有相似的感觉。

  作者也在书中说明,他的观点只是对这个问题的一家之言。“我们会试着面对这个问题,但我们并不知道答案。”作者在一个脚注中说,“如果有年轻人读了这本书,相信这个问题很严肃(或者很有趣),值得好好关注一番,并就此开始寻找答案,那就再好不过了。当然不年轻的人也好,年龄没那么要紧。无论如何,如果你最后发现了时间之箭该如何解释,而且被物理学界广泛接受,请别忘了告诉我,本书是否起到了什么作用。”

  除了理论上严谨的论述说明之外,这本书还接近于一部长篇的散文诗,其文字的组织有很好的美感与节奏感。对于中文译本来说,这当然是作者与译者共同完成的作品。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第二遍甚至多遍的书,像是参加一次生命感情与理性思考的冒险。在遥远而宏大的宇宙时空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定会有人类的智慧或者热情或者冷静地窥探着它的秘密。

  本书特别之处是保留了英文版的参考文献与名词索引,以及与译文相对应的英文版本的页码——这大大方便了那些想要同时对照阅读英文版的读者。附录部分还用相当优美与通透的语言介绍了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目的是使更广泛的读者易于理解天文学上的数字概念。译者是如此细心,在必要的地方加了译者注,校正了原文的少量不确切之处,能够提供附加的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从永恒到此刻》读后感(三):试着回答“为什么早期宇宙的熵非常低”这个问题

  作者肖恩·卡罗尔是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英文名Sean Michael Carroll,生于1966年10月05日。《大图景》《寻找希格斯粒子》《隐藏的宇宙》以及本书的作者。还有一位肖恩·卡罗尔是Sean B. Carroll,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教授,《生命的法则》《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无尽之形最美 : 动物演化发育的奥秘》的作者。两个人一个物理学一个分子生物学,不要搞混淆了。

  整本书的内容一句话概括就是试着回答“为什么早期宇宙的熵非常低”这个问题,这是全书的线索、提纲。

  第一章提到的内容是时间本体论上的三种观点: 现在主义(presentism):既不存在未来也不存在过去。只有现在存在。增长块宇宙时间理论(growing block universe theory of time):过去和现在存在,未来不存在。永恒主义(eternalism):宇宙无时态的(tenselessly)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这是我读过的书中唯一明确提到这三个概念的书籍,其他科普书中我都没读到过,这三个概念是我从英文维基百科上读到的。

  第四章是讲狭义相对论的,第五章是讲广义相对论的,第六章是讲时光机的,我在汪洁的《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已经读过有关知识。

  第七章讲对称性,也就是规范场论。

  第九章《信息与生命》提到麦克斯韦妖其实就是生命这个观点跟我刚刚读过的保罗·戴维斯的《生命与新物理学》里的观点一致。这两个人想一块去了。还提到了算法复杂性,这也是我之前读过的格雷戈里·蔡汀《证明达尔文——进化和生物创造性的一个数学理论》了解过的学科。

  第十一章讲的退相干我在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里读到过。

  第十三章讲到将宇宙中的物质看成是引力可以忽略的热平衡态气体并不准确。引力不重要时,熵增加倾向于让系统变得均匀;引力变得重要起来后,熵增加让物质倾向于凝结成块。这对《时间重生》里李·斯莫林提到的观点做了重要补充,对我而言非常有价值,增加了新知识。

  第十五章作者否定大爆炸理论,这个倾向我在圈量子引力论那里已经接受了,作者跟圈量子引力论的学者似乎并不怎么密切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他在书中提到我们还缺乏量子引力理论,如果他读过卡洛·罗韦利、李·斯莫林的书可能就不会这么说了),更加让我确信抛弃大爆炸理论是对的。

  第十六章是讲科学哲学的。作者的科学哲学观与卡洛·罗韦利《现实不似你所见》第四部分中所持的科学哲学观是一致的。

  附录里还记载了一个有意思的知识点——解释在熵中为什么要用对数:熵的物理性质是两个系统合在一起的熵等于单独两个系统的熵相加。但要想得到联合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总数,你得把这两个系统的状态数相乘才行。因此玻尔兹曼得出结论,熵应该是状态数的对数,而非状态数本身。香农想给信息量一个计量方式,好让两条独立消息所含的总信息量等于每条消息单独所含信息量之和,因此他也认识到,他只能取对数。

  整本书的知识还是很“集大成”的,一个章节就是一本书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像我这样之前就读过很多相关知识可以互相印证,那这是一本很前沿很综论的科普。我并没有很详细的展开,也是因为这本书对我来说算不上“新鲜”,而是“英雄所见略同、原来另外一个人也有同样的想法”这样的感觉。

  《从永恒到此刻》读后感(四):关于安全感、人类的力量,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主要的

  在上一本《大图景》里,作者强调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重要和时间之箭的特殊,而在这一本《从永恒到此刻》里,他几乎全部都是在讲这两件事。要么直接讲,要么用这两件事作为考察某个假说的标准。他很严谨,也很专业,有些地方并不容易理解。

  进而书里讲到量子理论和宇宙发展的假说,也很有趣。在我从小读科普书的印象中,这两个部分的知识肯定是更新了,解释起来也不再那么云山雾罩,渲染神秘。我很喜欢。只是读到最后关于宇宙发展的各种假说,我又感到迷茫了。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即便再努力去理解,不懂得理论物理和数学原理的我也很难吸收。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安全感。

  在这些色彩纷呈的解释宇宙由来或过去未来的方案之中,由于人类还不能去验证,而我也完全没有能力去验证,所以我只剩下强烈的、出于本能的判断。甚至都不能叫做判断,而仅仅是喜好。甚至说喜好都不准确,而该说是,我在感受自己是否感到了安全。对,面对一片巨大的未知,我完全只能用自己的安全感去触摸它们。

  这让我联想到另一个类似的事情。毛姆在记录陪一个人造访辜鸿铭的文章里写,他以为哲学家都是些关于性情的学家,他们试图证明的是自己的性情,而非什么客观的真理。这个出发点是很有见地的,我来补充一下。古典哲学的三大部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在我看来重要的是伦理学,最不重要的是本体论。那些哲学家反正最后要向别人论证的是自己以为怎么生活最为合理。在自然科学还没有成长的时代,本体论的说服力无从谈起,宗教中的规定可能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今自然科学已经是指导人类生活的第一力量了,但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却很不相同。

  我很难这样揣测,一种解释宇宙诞生的物理假说,是根据该研究者的性情,或曰安全感而为基准的。因为就像书里一再提到的,一个公式会将计算它的人带到完全不可预料的地方。所以这里面就有和过去的那些发明本体论或伦理学的哲学思考的一个本质的不同:哲学思考,在人与理论之外,没有第三方校验机构;自然科学有,就是实验和数学。我要强调是实验“和”数学,而不只是实验“或”数学。所以无论如何,自然科学更可信。至于究竟什么是数学,毕竟是人发明的数学,这个层面的可能性,我认为对以上所述不构成干扰。

  所以,当我在面对数种解释宇宙创生的、巨大得让我毫无立足之处的未知时感到的不安全感,在一段时间之后被另一种安全感安抚了。那就是我意识到,世界上总有一群人,用我信得过的方法(实验和数学),在思考着我完全不了解也不可能触及的事物。作为一个人,我感到了人类这一生命共同体给予我的安全感。这是人类力量的显现。

  次要的

  我对本书还有一些思考,或者仅仅是不理解,一些读罢之后的牢骚。比如在《大图景》里我就注意到了,作者很强调物理规律的价值,但似乎没有强调宇宙物质总体体量的重要。在这一本里,他也好像只有一次把二者相提并论。可能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吧。不过我还是想表达我自己的看法,宇宙的物理规律和宇宙的总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假如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一边,一定会生出很多无法解答的问题。而现在似乎更容易把注意力都放在物理规律上面。我不知道基本理论公式中,哪部分可以代表宇宙物质总体,比如一个宇宙能量的总值?一个宇宙质量的总值?我完全是凭着我生命的直觉而这样想的,连哲学思考都谈不上。也许各种XX常数就是宇宙物质总体之总值的某种局部密度或平均密度吧?我以为在愈发微观或愈发宏观的物理规律的思考中,带入宇宙的总体这个总值也就愈发必要。

  关于此处还有一点可说的。爱丁顿写的《物理科学的哲学》里说,他认为现代物理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而作为结构的单元,是同质的,是可以替换的”。我以为这个逻辑和上一自然段我提到的问题是一回事。重申一遍,因为我不认为物理规律是凭空存在的,所以我认为将结构与构成结构的单元拆开理解的这个方式,在解答大多数非极端尺度的现象是方便的(对应于本书作者喜欢的“涌现”这个概念),但在极端尺度时就会失灵。如上一自然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读着本书关于热了学第二定律解读的时候,我竟然开始对这条定律感到恼火了。我觉得作者还是有没有说透的地方,或者如果我不自学,就永远不能理解他在说什么,所以可能我的恼火仅仅是因为我不懂。可我觉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向宏观推广的思想实验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抽象和粗粒化总感觉不那么让人放心。而我现在更好奇是概率这个东西。本着决定论的出发点,概率这个现象怎么看都像是一种近似。概率是应该包含在决定论之中的。而本书中作者也是这样解释量子纠缠和退相干现象的:本来整个宇宙的物质就是纠缠在一起的,是我们人类一开始为了研究,而将某个量子从这种广泛的相干状态之中孤立了出来,造成了它的退相干之后,观察到了波函数的表现,也就是观察到了基于概率的表现,然后感到费解,直到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这一段实际上也是对表现出概率的客观条件的解释。于是基于概率的对热力学熵的计算,是不是可以一并怀疑了?等价的、可替换的微观状态,是不是听起来和爱丁顿的结构与构成结构的物质单元的分离这个说法一样了?

  总结性的

  好了,我的牢骚发得可以了,毕竟是不懂高等数学的外行。可能有一天自学了数学的我才会有实质性的理解吧。不过书我算是看完了,而且我已经触摸到了自己知识的极限了。

  最后我说一句,在当下这段时间,科幻小说已然失去魅力了。这其实是个好的信号。科普书接管了科幻小说,是不是能够证明自然科学在逐渐地一点一点地深入人心呢?科幻小说的灵魂已经托身于技术手段更为逼真的科幻电影了。无论从哪方面看,是不是我们都没有损失呢?我觉得是的。

网站历程|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最新说说|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2022 八掌柜祝福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000893号-5号

声明: 本站所有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个人非盈利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