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26 08:00:30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生日文案祝自己人气:0我来评论
很多人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是《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东游,在路边遇到了两个争论不休的小孩。 孔子见状,便上前问道:“你们两个因何争论啊?” 一个小孩说道:“我认为太阳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早上的太阳大如车盖,这是远者小近者大的道理啊!” 另一个小孩连忙反驳道:“明明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啊,因为中午的太阳很热,这是近者热远者凉的道理嘛!”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坦言“不知”。 这便是“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不再是无所不知的“智者”,而是一个有所不知的“不知者”。 《列子》本想用这个故事来嘲讽一下孔子,却没想到在无意中说出了孔子的伟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于孔子而言,这“不知”之中,蕴藏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在《论语》的最后一章中,孔子将他的人生智慧总结为“三不知”。 这不仅是孔子一生轨迹的真实写照,更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01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宋代大儒程颐有言:“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我们很多人都会把“命运”二字看成一个整体,其实,“命与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哲学。 比起外在的运气,我们更应重视内在的使命。 一个有使命感的人,会与自己的运气抗争,他们勇于担当、有所肩负,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引导着运气朝好的方向发展。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子路外出回来,到了曲阜城门口时,天色已晚,城门已经关闭了,于是子路便在城门口住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负责开启城门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个人睡在了城门口,便走过来查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子路回答说:“我从孔先生那里来啊。” 守门人笑道:“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是坚持去做的孔丘吗?” 明知做不到,还要做到底。也许,在守门人眼中,孔子是愚蠢的。 其实,孔子的这种“愚蠢”,正体现了他的伟岸。 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命运,但却并非一切都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我们是有着独立之精神的万物灵长,而非命运的提线木偶。 史学大师钱穆曾说:“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 何谓“知命”? 知命,便是义无反顾的承担责任,便是无怨无悔的有所坚守,便是“铁肩担道义”的自我奉献。 梁思成与林徽因,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才子佳人。 但比起风流佳话,他们主动担起保护古建筑的重任则更加令人敬佩。 在那个年代,国人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还极其淡薄,就在这种情况下,梁思成夫妇放弃了安稳的教书生活,主动承担起了“拯救古建筑”的责任。 鲍鹏山在《孔子如来》一书中说道:“生而为人,我们必须有所承担,这样的承担,无所推卸,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不知命者,内心责任感淡薄,极易受到功名利禄的影响,或随波逐流,或向命运屈膝,失了敢于担当的骨气。 而知命者,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必有一颗坚持到底的责任心。 生活需要责任感,有所担当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02 不知礼,无以立 《淮南子》有言:“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的人格,除了反躬内省,还要学会“守规矩”。 规矩就像牵着风筝的线,看似是一种束缚,实则指引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圣迹图》中有一个“过庭诗礼”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在庭院中散步,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孔鲤从门前经过时,孔子问他说:“孩子,你学习礼了吗?” 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呢。” 孔子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不学习礼,可难以立身做人呐。”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克己复礼”,那“礼”究竟是什么呢? “礼”仅仅是那些已经过时的繁文缛节吗? 当然不是。 孔子曾经讲了四个具体的守礼规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将礼彻底融入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明确地告诉我们:若想“从心所欲”,便要做到“不逾矩”。 所谓“礼”,其实就是规矩,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 守礼,便是学会自律,便是懂得规矩。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个难得的清官,但不幸的是,他生在了贪官污吏横行的年代。而自己所在的山东省潍县又是山东最富的县,各级官员人人眼红,都想来捞一点油水。 有一次,从京城来的钦差送了郑板桥一对红绸子遮盖的食盒,里面藏了一百两银子。 在当时,这是有名的“敲竹杠”,言外之意就是:我给了你一百两,你就得十倍奉还我。 郑板桥自然懂得其中的真意,但他却不动声色地收下了一百两银子,并把这些银子分给了下级官员。然后让人把红绸子盖上,将空食盒还给了钦差。 钦差收到空盒后,非常生气,但他又找不到郑板桥的政务纰漏,最后只好悻悻而去,并留下了一首打油诗: “潍县挺富都想啃,啃来啃去赔了本,百两银子全留下,痛得我觉儿没法困。 ” 这诗传到翰林院,翰林们把它收录进《戒官册》,从此来潍县敲竹杠的人越来越少了。 郑板桥不顾个人前途荣辱,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了自己“不逾矩”的态度。 《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守得住规矩,才守得住己心。 规矩不是束缚你的牢笼,而是使你时刻警醒的戒尺。 当这把戒尺悬在你的头上时,你才能清醒顺利的走完一生。 03 不知言,无以知人 孔子曾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察言观色是一种处世之道,是想要深入了解他人所必须的能力。 如果说人心如迷宫,那么,“知言”便是走出这迷宫的一条坦途。 不知言,则不能了解一个人。 君不知言,不能择臣;士不知言,不能取友;子不知言,不能孝父。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泰伯让位”的故事。 有一次,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在几个儿子面前突然发出了一句感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昌盛的,但我想大概是在姬昌这一代吧!” 原来,泰伯是古公的嫡长子,按照当时的规矩,他是合法的继承人。 可如今父亲却在感慨“姬昌能让家族兴盛”,这言外之意,便是想传位给孙子姬昌,而姬昌要想顺利继位,则先要把姬昌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三弟季历推上储君之位。 泰伯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之后,便主动提出让位给三弟季历,最后还以采药为名,远遁江南。 泰伯知父言,故能圆满孝心、兴盛家族,难怪孔子要称赞他是“至德之人”了。 言语是人的心声,听人的言语,可以知人的心理,知其心理,则知其为人。 反之,亦是如此。 想要打动对方的心,就要先了解对方的人,知道对方所思所想、所爱所恶,进而用合适的言语来打动对方,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道: “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 深谙他人个性,然后选用合适的言语,自然能在人际圈里游刃有余。 有一次,孔子与众弟子在出行的时候,他们的一匹马突然挣脱缰绳,跑到别人的田里吃庄稼,这让庄稼的主人十分生气,于是农夫便气冲冲地将马扣在了田里。 这时,孔子派出了最能言善辩的弟子子贡前去调解。 子贡来到田间,对农夫说道:“我们正随老师孔子周游列国,旨在宣传周公之道,事关重大,亟待赶路,请您以大局为重,快归还我们的马吧!” 农夫听后,抬起头来,疑惑地看了看子贡,一言不发的转身走开了。 孔子见状,感叹道:“试图用他人理解不了的话去说服他人,这怎能行得通啊?” 于是,孔子又派马夫去和农夫沟通。 马夫来到农夫面前,客气而又亲切地说道: “大哥,天南海北,咱们兄弟既然有缘撞见,我的马儿吃了你几口苗儿,也是难免的事,还请大哥多照应呢,别和兄弟一般见识啊。” 农夫看这个人与自己打扮相同,又听他讲话亲切在理,便痛快地归还了马儿。 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想办成一件事,不在于你说话的数量,而在于你说话的准确性。 正如鬼谷子所说:“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 真正“知言”的人,都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道理; 真正“知言”的人,都能够通过察言观色,来真正了解一个人。 要想人情练达、精明处世,“知言”是一门不可不学的必修课。 04 杨绛曾说:“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读《论语》,读的是百味人生,学的是通达大义。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只有勇于担当,才能主宰命运; 不知礼,无以立:只有克己守矩,才能获得大自在; 不知言,无以知人:只有心眼明亮,知言知人,才能通达立世。 一部《论语》,蕴含了多少大智慧,包藏了多少真见识。 我们读懂了,也就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
上一篇:最难走的路,是心路
下一篇:天冷祝福短信,冬季祝福短信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