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28 12:27:26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生日礼物人气:0我来评论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空气流动产生风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能运用已有的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 3、能初步用实验产生的结果来验证某种假设的结论,并运用类比探讨风的成因。 4、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自然界中空气流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流动是风的形成原因。 难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师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师:夏天,我们用扇子扇,有没有风? 学生回答:有。 你有没有想过方式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师: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如何做? 生:做实验。 师:下面我们设计实验一起验证我们的猜测。 (师出示实验提示卡) 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流动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集体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师: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塑料瓶内,使得里面的温度升高空气变轻,瓶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形成风,我们就看到蚊香的烟飘起来,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的。 (三)联系生活、应用实践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利用风的例子。 学生举例。 师课件演示的风的危害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风的利弊) (四)总结评价,巩固拓展 1、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3、帆船是怎样借助风的力量行驶的?想办法了解。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一、教学目标 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 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 (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3【教材简析】 《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学生在研究了液体热胀冷缩之后,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节课内容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从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出发,引出“空气是否热胀冷缩”的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出办法来观察。学生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合理选择搭配,然后分别放进热水、常温水、冰水,静置观察现象。同时联系到水的热胀冷缩,两者进行比较找到不同之处。活动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选择模拟游戏生动表现了空气“微粒”的运动,从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 【学情分析】 在经过本单元前面三课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因此,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空气为例,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同时与水的热胀冷缩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释热胀冷缩现象还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初步了解热膨胀现象和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科学探究目标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科学态度目标 对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具有广泛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难点: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每组3个烧瓶、1个锥形瓶、1只气球、热水、常温水、冰水、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袋空气。 【教学过程】 一、问题聚焦(预设5分钟) 1.复习旧知 回顾上节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1)一些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实验室里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引出新问题 教师出示一袋空气。提问:现在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它是否也和水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出示PPT1】 3.师生交流讨论。 二、探究新知(预设30分钟) 探究一: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 1.追问。 空气无色无味,而且也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出示PPT2】 2.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器材),提问:能否设计实验,清楚地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出示PPT3】 (1)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 (2)全班交流设计实验。 (3)教师小结并明确实验探究方案,同时出示实验要求。 3.实验要求: (1)3个烧杯中,每个烧杯都大约盛放半杯水(热水、常温水、冰水)。 (2)将装置依次放入盛水(热水、常温、冰水)的烧杯中,直至没有明显变化时再拿出。 (3)小组合作实验,完成记录单。 (4)注意安全!空锥形瓶套上气球放入实验现象(采用图文结合的记录方式) 实验结论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研讨一 1.实验中我们小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套在锥形瓶上的气球在热水杯中鼓起来了,在常温水杯中瘪下去了,在冰水杯中更加瘪了。) 2.我们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出示PPT4】 3.和上节课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 【出示PPT5】(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三)探究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 1.提问: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2.学生尝试解释。(关于微粒的解释如有困难,可加入教材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画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运动变化图。 【出示PPT6】 空气微粒 热水常温水冰水受热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4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光的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 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4,能大胆想象阳光的色彩 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 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 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 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6 教学难点:目标2,8 教学准备: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活动手册,牛顿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 二、做一个水棱镜 1,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 师介绍分解阳光的方法和工具 认识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 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 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 让学生制作水棱镜, 让学生思考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 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 3,拓展活动 三、制作牛顿盘 师: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还能混合成白色的吗?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 学生制作牛顿盘:制作完成牛顿盘,探究组合产生的效果,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 让学生讨论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如何有单色光混合到白色光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5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脏、脉搏跳动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风格不同的音乐 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学生静坐体会。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提问: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人在运动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比原来要多很多,所以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都会比原来增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能够承受的运动的负荷也不同,于是会出现有些人运动后呼吸与脉搏跳动的次数变化非常大的现象。 4、调查:哪些人在休息3分钟后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已经靠平静时的次数了? 四、拓展延伸 1、小资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数 感觉这些数据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所以利用资料卡的形式向学生作推荐。 2、提问: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比较,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小组讨论,交流,把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可以自己先去找些资料来自学一下。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6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 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2、学生准备:每组准备牢固的绳子5米左右和两根结实的木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观察滑轮。 1、谈话:每天早晨,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么样升到旗杆上去的吗? 2、讲述:你有没有注意到旗杆顶上有一个小小的装置?——那就是滑轮(板书:滑轮)。 3、提问: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滑轮,让学生观察,寻找结构上的特点。 4、交流讨论: 滑轮形状——像轮子,轮子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 5、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 6、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7、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 1、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2、阅读教材第6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 (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我们通过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学生提出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 4、分组实践活动: ⑴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⑵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7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 (1)躲藏 (2)冬眠 (3)迁徙 (4)换毛 2、对探索动物过冬方式感兴趣知道关心、爱护动物。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过冬方式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感觉怎样?我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听故事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1、幼儿带着“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问题听故事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小蚂蚁为过冬准备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换上了厚厚的毛?大雁、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2、归纳出几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过冬卡片和动物卡片。 3、教师小结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小动物们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给自己换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准备过冬的粮食、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三、通过操作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1刚才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蚂蚁、小兔和小鸟过冬的方法。 还有一些动物也想请你们猜猜,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蜜蜂、蛇、丹顶鹤、狮子等小动物,幼儿互相讨论”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请幼儿讲述讨论结果共同归类。知道还有一些动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欢运动。 躲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解释: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大雁、丹顶鹤等;(解释: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换毛——狮子、狐狸、狗、羊(鸡、鸭、兔)等。 4、幼儿操作,给动物与它过冬方式连线,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师总结 表扬一些不怕冷的小动物,如:啄木鸟,在寒冷的冬天也出来工作,为树木除害虫。 活动延伸: 与家长进一步探索小动物过冬的一些方式。 活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8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 3、能对某种工具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方案。 4、能根据生活或学习的某种具体需要,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设计一种工具。 5、能从不同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自己设计工具的市场效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是,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分类结果记录表、不同类工具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把你知道得写下来。 每组一张白纸,小学生分组统计各种工具及对人类的帮助。(3分钟)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结果,师把各种工具用统计大表展示出来, 评价并表扬优胜小组 二、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 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师提示: 1、注意安全 2、确保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相同,只是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这组变量。 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三、给工具分类 师出示写有各种工具的统计大表 师: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试着把这张表中的工具分分类好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并设计记录表 生汇报各组的分类标准,师相机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 学生在小组内分类 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四、小结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第二课时 一、工具的发展历程 课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师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发展史并讨论工具的发展趋势。 师:工具的发展如此之迅速,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以自己选的工具为例,谈谈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 师生交流 二、工具的改进 师:工具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生活中使用工具时总会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各种工具的优点和缺陷 鼓励学生得质疑精神,(列举一些科学家的发明就是从找缺点找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 生完成自己的改进方案 师生交流改进意见 三、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自己的改进方案 2、市场调查,了解自己的改进工具是否受到欢迎。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9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 盘、小滑轮 盘组装而成。 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 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课后小节: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10活动目标: 1、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寻求解决的方法。 2、激发幼儿保护海洋的情感。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课件:赤潮前后大海的景象;家用洗涤液及工厂排泄物对大海的污染。 2、活动前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布置主题墙,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比较赤潮来之前和赤潮来之后大海发生的变化。 1、欣赏赤潮来之前的景象。 提问: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2、观赏赤潮来时和之后的景象。 提问:现在海水和刚才有什么变化?(变红了) 海水大片变红的现象叫什么?(赤潮) 赤潮来后,你觉得大海还美吗?为什么? (二)了解赤潮的成因。 1、赤潮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浮在海面上的红色水藻) 2、这些水藻为什么会繁殖的那么迅速,形成赤潮?(集体讨论) 集体观看课件:赤潮的产生是与人们使用的洗涤液和工厂的排泄物分不开的,它们磷含量非常高,大大促进水藻的繁殖,从而形成可怕的赤潮。 (三)、了解赤潮的危害。 1、赤潮会给大海带来哪些影响? 2、赤潮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3、赤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赤潮本身是有毒的,另外水藻需要大量的氧气,致使海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四)、寻求解决的方法。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赤潮的发生? (五)活动延伸: 设计宣传画:《让海水变蓝》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不管是对我个人,还是对我班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体验课。所以,总的来说,不管是从最初的选材到活动方案的设计还是整个活动现场,都走的'是“保守”路线。本次活动《溶解》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科学现象的观察活动,题材紧扣生活,是孩子们熟悉的,这样一次生活化且比较简单的活动,适合初次开展科学活动的教师,也适合第一次接触科学活动的孩子们。因为简单,教师容易体验到成功感,同时也是一次带领孩子走进科学探索世界的敲门砖。 “保守”还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科学活动。我很注重自己的操作常规,也注重培养孩子的操作常规。每一操作,不管是我的示范,还是请个别孩子尝试,以及到最后全体孩子们的操作,我都在向孩子们强调操作常规。 为了让孩子在初次接触科学活动时,尽量的感受到规范与完整,我增加了记录这一个环节。当然,结合班级幼儿实际情况,由于是第一开展科学活动并使用记录表。所以,我选择的是集体记录的方式。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2教学目标 1、了解热传递的特点,并能区别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2、能设计实验要研究的问题,并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例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一把小勺,让学生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 2、学生猜测后摸摸。 3、对比实验:老师把勺子放到热水里,过一会儿在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 4、提出问题:勺把儿是怎样变热的? 5、讲述:热水把热传到勺把儿上,那么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猜想假设设计方案 1、猜想: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三)实验操作观察汇报 1、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 3、观察记录 4、汇报交流 (四)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分析:火柴为什么从一端依次掉下? 2、讨论: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3、总结实验结论 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4、播放课件:热传递。 5、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3【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一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通过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会怎样互相影响,产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探讨,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物群落。 科学探究目标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分析推理思维,对生态失衡以及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 难点:合理地分析与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鹰、兔、草平衡关系的小视频,一盆装有沙土的盒子,作业本的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回顾: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水量、水草的量其中一个发生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呢? 2.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我们把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提问: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预设:被吃生物或吃它的生物也会受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揭题:维护生态平衡(板书)。 二、研讨: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兔、草的数量变化(预设15分钟) 1.如果我们到草原上去,会发现那里的生物群落有哪些生物? (预设:可能有人类放牧的牛羊,肉食性的猎隼、狐狸和狼,杂食性的鼠,蝗虫、蚱蜢等昆虫,我们喜爱的。百灵鸟,还生长着中草药甘草,远销国外的名贵特产发菜……) 2.以老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为例。让我们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吧。 3.小视频:介绍生态平衡情况下的鹰、兔、草的平衡状态。 然而,……,鹰、兔、草其中的一种数量减少了! 提问:你认为鹰、兔、草哪一种数量最先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生态失去平衡1.鹰减少,会发生兔子天敌变少而数量增多,草减少。 2.兔减少,鹰难以捕食到充足的食物而飞到其他区域或饿死,草增多,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3.草变少,兔子缺少食物有部分被饿死,鹰也因食物不足而飞走甚至饿死。 4.学生预想出短期内变化,并且说出长期后的新的生态平衡。) 提问: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员,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草的减少。 [活动一] :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鹰、兔、草的减少 小组讨论,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小组汇报可能造成草原上鹰、兔、草减少的行为。 4.深入分析推理。人类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那么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呢? (预设:过度放牧,导致植物的减少,氧气变少,土壤沙漠化) 三、推理: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预设15分钟) 沙尘暴为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次数越来越多,其他地区也有发生,我们南方比较少见。 1.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你对沙尘暴的认识? (预设:风把地表面的沙子吹起来;有很多沙子被大风吹起来很高;学生对着装有沙土的盒子吹) 2.阅读资料,分析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活动二] :结合北方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PPT图文资料:北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常见生物。 ①百灵鸟。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然而每年约10万只被捕杀和毒杀,成为观赏鸟和餐桌上的美食。 ②猎隼。主要以中小型鸟类、野兔、鼠类等动物为食。在某些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国内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猎隼从事走私活动,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危胁。目前我国规定猎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③发菜。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有农民以采挖发菜卖钱谋生,由于多年过量采挖发菜,导致大片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学生汇报交流。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4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 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的两个要素。) 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6、谈话: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当引桥变得更长些时,引桥这一个斜面的坡度变得更小了。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需要什么材料?(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斜面的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坡度 (书本数) 竖直提起所需的拉力、斜面的长度对小车拉力的影响的实验记录 斜面的长度 竖直提起 60厘米、 90厘米 、120厘米 所需的拉力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旋状的?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开?(出示:斧子)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怎么样把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作用。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5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2、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三)疑点 1、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 2、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 (四)解决办法 1、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绘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把爸爸谈论白杨的话画下来,试着自己理解。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齐读、抢读、开火车读、扩词读等多种方式把生字词读熟,记牢。 (2)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 看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感知白杨树的形象美 1、(看录像)茫茫戈壁,铁路沿线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2、学生尝试说说大戈壁上白杨树的形象(理解高大挺秀) 3、大戈壁有什么特点?(抓住浑黄一体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等词句来理解。) 4、讨论:在荒凉的大戈壁上,铁路沿线为什么有许多白杨树?在这荒凉的大戈壁上,白杨� )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l-3自然段,体会大戈壁的苍茫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拔,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崇敬的感情。 (二)重点品读、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 1、出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学生自由品读后逐句交流:先读,再说为什么这么读。 通过读读议议感悟白杨树的品格: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坚强不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把白杨树的品格美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再次研读,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再推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3、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爸爸妈妈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爸爸把孩子们接到新疆念书是想让孩子们从小适应那里的环境,长大后接自己的班,把新疆建设得更好。 4、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来读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重点挑一句研究一下话里边包含的意思。 5、学生各自独立研读后全班交流:先说说研究哪句,再说说研究成果。 研究第一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 研究第二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 研究第三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6、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把爸爸含在里边的深情也读出来。 (四)开启心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此时此刻,你想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祖国建设者说些什么呢?自选一个角度,以我心中的白杨为题,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 举例: 1、赞美我心中的白杨,他们远离故乡,在他乡生根、发芽;赞美我心中的白杨,漫漫黄沙吹走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却吹不走他们的挺拔、坚强。 2、看着一棵棵白杨树,我想到了西部的开发者,为了让荒凉的大西北变成绿洲,他们毅然奔向那里,他们就是我心中的白杨。 (五)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可以用提问题的方法加以理解。比如,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沉思孩子们是否能在新疆生根、发芽、成长,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一定会像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因此,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六)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表面写白杨树,实际上写的是谁?(实际上写的是爸爸和新疆的建设者。)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 教师说明:借助白杨树来写新疆建设者,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指导书写,巩固字音,记忆字形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疆字。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6【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阅读并记录、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适温度为20-25℃,高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7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日出或日落的挂图。 2、注明地球、月球旋转轨道和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挂图或反映地球、月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录像带。 3、三球仪。 4、转椅一把。 四、教学过程: 1、谈话: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白天就到来了,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学习;太阳从西方落下,黑夜就降临大地。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日出、日落图,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提问: (1)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出了什么现象? (2)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3、谈话: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就交替着循环出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导了地球昼夜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科学家们很早以前便对昼夜变化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研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 ①“太阳中心说”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 4、谈话: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它们在宇宙中的相对应位置及地球、月球的。旋转情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地球、月球在宇宙中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有关录像)闭着眼睛想一想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的情形。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月球绕着地球运动。那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是由什么运动造成的呢? 教师演示三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 (2)提问:从三球仪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地球在绕太阳转动的同时还进行着什么样的运动? (3)讨论:� (5)分组活动,一个同学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同学使转椅转动。 思考: ①坐在转椅子不动时,看到周围的物体怎样? ②转动转椅,你看到周围的物体是怎样的? ③坐在转动的转椅里,你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转椅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④坐在转椅上,从左向右转动,你周围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6)分组讨论: ①我们知道,地球以外的月球、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的现象,这说明什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②由此可以推测,我们在地球上的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在作什么样的转动而形成的?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 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南极和北极,穿过地球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地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转动着。 (8)谈话: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那么昼夜现象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我们用下面的模拟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9)分组实验并思考: ①“地球上”的哪个部分被“太阳”照亮?哪个部分未被“太阳光”照亮? ②这两个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插小红旗的地方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白天、黑夜是否交替出现? ④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⑤�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昼夜变化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8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教学准备: 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 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观察茅草——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 (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 (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 2. 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 (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 (3)交流。 (4)讨论:我们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特点,能产生哪些想法呢? 3.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 (1)讲述: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许多物品。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 (2)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3)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4)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 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 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 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 4.课外活动。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构思一件科技创新作品。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创新设想。 (2)交流、展示:我设计的是什么?它是仿造什么生物的特点研究的?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设计可能很富有想象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要鼓励和保护,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一件科技小作品除了有创意之外,还要考虑实用和可行性。) (4)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小发明作品,供学生学习借鉴,讲解常见的`创造发明方法。 2.指导学生完善科技作品设计方案。 (1)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2)组内交流方案。 3.制作科技作品。 一件科技作品的制作往往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探索、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板书设计: 7 茅草与锯子 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作业设计: 填空: 1、锯子是( )在( )的启示下发明的。 2、飞机是受()的身体构造和特点的启示而发明的。 问答: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19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2、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1、一盆天竺葵(或月季花),两张大小相同的黑色卡纸或锡箔纸(大小根据所选植物叶片的大小而定),曲别针。 2、显微镜(每小组一台),用韭菜叶下表皮制作的植物细胞装片。 3、光合作用挂图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问题导入。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动物要吃食物,植物靠什么生存呢?(学生可能给出许多答案:植物需要水,经常浇水植物就可以生存;植物需要养料;植物还需要阳光照射等。) 出示单元主题图:走进树林,树木郁郁葱葱,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从哪里来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 1、了解海尔蒙特的实验。 (1)讲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也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①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从海尔蒙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海尔蒙是怎样思考和实验的,以及怎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②海尔蒙的探究过程给你什么启示?根据海尔猛实验中的发现你什么进一步推测?(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结论进一步推理:海尔蒙在完成了实验之后,他推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从雨水中得到的,你同意他的推测吗?在学生思考提出观点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陈述理由,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 2、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演示实验:课前将一盆生长良好的天竺葵带进教室,选择一片生长良好的叶,用黑色的卡纸将这片叶正反两面严严实实地遮盖,然后将整株植物放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 (2)讨论并推测:几天之后,叶片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把自己的推测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下节课一起来观察实验结果,看谁的预测是正确的。) (3)课外活动: ①保护好教室里的实验植物。 ②自己在家里和父母合作也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1、继续探究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交流分析实验现象。 ①请在家里做了实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发现。 ②观察课堂实验的天竺葵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自己在实验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③讨论:这片叶子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叶绿体。 ①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讲解使用方法。 ②分小组观察植物叶片细胞,并描述细胞的样子,指导学生认识叶片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 ③讲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小单位。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利用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形象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交流并明确以下问题: ①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需要什么条件? ②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养料? ③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是什么? ④植物制造养料的原料从哪里来? ⑤人们常说: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1)讨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为自己制造了营养物质,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哪些物质? (2)交流分享讨论结果。 3、总结与拓展。 (1)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 (2)课外收集有关树木生长的资料。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0【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 2、学生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 3、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 通过“假设—验证”的实验,了解岩石在变化。 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搜集岩石。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石灰岩、记录表、铁罐头、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湿毛巾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过程 1、教师出示一块岩石,问:课前大家都去搜集了岩石,那么你了解它多少呢? 2、出示另一岩石,它和刚才的岩石一样吗? 3、自然界中的岩石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看过之后又有什么新发现? 二、假设过程 4、岩石以前就是这个样子吗?你觉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出示课题。 5、你能体验到是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了变化了呢? 6、交流汇报,综合整理并板书。 7、根据大家的猜测,你能设计几个实验来验证吗? 三、设计选择过程 1、选择一个假设,讨论讨论如何验证,需要什么材料。 2、汇报实验设计过程。一起确定本堂课可以进行实验的。假设。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请材料员来拿需要的材料,并作好实验记录表。 4、教师记下每组实验的方向。 5、在实验中,我们始终要关注的是:岩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6、实验前,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老师的建议是:使用酒精灯,镊子拿和放都要小心点,眼睛和酒精灯保持点距离。 四、自主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 A、交流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你们是如何做的? 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比较以后岩石有没有变化? 如何变化? 如果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达到一千年,一万年,你估计它会变得怎么样? B、交流水对岩石的影响。 C、交流碰撞对岩石的影响。 3、小结:从各小组的实验情况来看,冷热、水、风沙(碰撞)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吗?我们的实验真的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我们高兴吗? 4、教师课件出示科学概念: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五、拓展过程 1、�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2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能在水泥与沥青变化实验中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和细致地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有根据地预测并体会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少量的水泥与沥青,烧杯,水,计时表,小铁锤。教师可另备酒精灯、坩锅、坩锅钳。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先介绍在铺路架桥等活动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到水泥与沥青,然后请学生说说关于它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仔细留意学生讲到的各种已有认识,有些学生已经说到的可能会在后面的教学中用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产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也谈一谈,从而引出后面的教学。 二、开展观察和实验 第一步: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教师出示为各组准备好的观察材料及工具,了解水泥与沥青本来的“真面目”。 第二步:以水泥为例,研究加入水之后的变化。可以先让学生预测水泥在加入水搅拌后可能出现的情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善,重点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如何观察水泥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对实验中不同时间段水泥变化的观察,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积累的对干燥后水泥的认识,或出示教师课前制作的水泥块,展开讨论:干燥后的水泥还能回到原来的粉末状水泥吗? 三、认识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沥青的加热过程: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原来的形状,形成可以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它又会还原成原来的固态。从而比较这种变化与前面水泥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可逆变化过程与不可逆变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水泥和沥青变化类似的例子,并说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的。在学生列举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仅仅讲出事例本身,而是要求他说出更加细致的变化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最后,要求学生按这两类给列举的变化分类。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3科学概念: 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1、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2、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种类;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食物分类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外地人来到我们沙道观的餐馆,一定会点一道什么菜? 2、师:鸡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食物吗?从这个单元我们将集中研究食物。让我们从调查 “一天的食物”来开始对食物的研究吧! (板书:一天的食物) 二、探究新知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 (1)师:以昨天为例,大家都吃了些什么食物呢? (2)学生发言,师板书。 (3)师: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引导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混合类食物的记录…… (4)学生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 注意: 我们不是比谁吃的食物多吃得好、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5)学生汇报,师利用展台展示学生记录。 (6)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7)小组统计:一天中,小组内的同学要吃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8) 小组汇报,师利用展台展示学生记录。 (9)师:看了我们的统计,你们有什么想法? 2、给食物分类 (1)师: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这么多的食物我们可以分成几类食物,分别是什么? (2)小组讨论,给食物分类。 (3)学生汇报,师利用展台展示学生记录。 (4)小结:食物的分类及标准。 三、新课小结 师: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这里面有着不同类别的食物,摄取种类丰富的食物是我们人类进食的特点。当我们吃下这样丰富的食物后,食物会给我们提供些哪些营养呢?同学们可以上网,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解答这个问题。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4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了解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知道呼吸、燃烧都需要空气。 3.积极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懂得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活动重点: 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活动难点: 了解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知道呼吸、燃烧都需要空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提前渗透空气污染的原因。 材料准备:透明塑料袋、玻璃杯、蜡烛每人一份,皮球,蜡烛燃烧课件,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环境污染的ppt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魔法口袋,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特点。 提问:猜一猜我的魔法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你们能不能看见它?能不能摸到?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小结: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主动探究,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提问:空气都藏在什么地方呢?幼儿先进行猜想然后验证。请你拿着宝袋去教室找找吧。找之前记得:一定要把你的宝袋装的满满的;在哪里找到的空气:听到拍手声立马回到座位上。 说说你的空气是从哪里收集到的? 小结:原来桌子下、空调旁、门后边都有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3.借助课件《燃烧的蜡烛》以及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ppt图片,大胆猜想,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空气的用途。 (1)通过游戏,了解人类和动物离不开它。 提问:空气都有哪些作用呢?请你捏住鼻子,闭紧嘴,现在有什么感觉?除了我们人类谁还需要空气? 小结: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没有空气,都会窒息而死。 (2)蜡烛燃烧实验操作,知道蜡烛燃烧离不开空气。 提问: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吗?如果我把杯子扣在蜡烛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去当个科学家操作一下吧。 蜡烛有神变化?为什么会熄灭?是很快熄灭的`还是慢慢熄灭的?幼儿猜向后播放课件《燃烧的蜡烛》幼儿观看。 小结:燃烧也需要空气。 (3)观看ppt图片,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 提问:看,我今天带来一个皮球,它里面是什么?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东西里边是空气做成的?教师结合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小结:生活中我们踢的足球、游泳圈、结婚龙门等都是空气做成的,空气的作用真大。 4.观看空气污染ppt图片,交流空气污染的原因,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问:这个人为什么要带口罩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希望大家成为环境小卫士,自身做起,时刻提醒周围人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相信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清新的环境里。 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魔法袋,到户外收集空气,去放飞“风等”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