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30 10:20:46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生日礼物人气:0我来评论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二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 1、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三个小朋友的头像、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吗?老师出个谜大家猜猜: 耳听呜呜叫,眼看树枝摇, 要问他住哪,谁也不知道。 他是谁?(风) 2、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画风》(板书课题),看到这题目你有话要说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创设情境,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课文中的三个小主人公是谁,他们都想出了哪几种画风的好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 贴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他们的名字和三幅画。结合课文帮助三个小朋友找到他们自己的名字,并说说三幅画分别是谁画的?为什么? 三、在不同的环境中识字 1、找三名同学分别戴三个小主人公的头饰,手拿带有名字的卡片。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字了。)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2、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 湿──显。 4、检查识字效果: 在游戏中继续巩固生字。 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 2、自由组合: 分角色练习朗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个范写,落到实处: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范写,指出不足,老师逐步完善。 3、学生试写,感悟交流: 学生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六、课堂延伸 在大自然中不只有风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画出来,还有声音、气味,但他们都可以通过画与他们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如果由你来画,你会画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观察,看谁的收获最大。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2说教学目标: 1、学会“纹、追、琴、蛙、捧、野”6个字,会认“景、微、旋、播、啄、敲、假”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悟湖边景色的美丽,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说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湖边景色的美丽,学会感受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感悟湖边景色的美丽,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说教学准备: 配乐磁带 说教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湖》,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湖》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湖》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读顺,读熟,并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欣赏湖光的美 说学法: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教学中我 我通过个别读、比赛读、想象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创造情境,激趣激情 1、同学们,老师有个爱好,喜欢出去旅游,走近大自然的怀抱,享受她的美丽风景,常常让我心旷神怡。你有过旅游的经历吧,有哪一处风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2、学生畅谈旅游中的风景。 3、老师也来介绍一处风景:有这样一片美丽的树林,有这样一池圆圆的湖水,树绿油油的,水亮晶晶的,当微风吹过的时候,水波会轻轻地荡漾。听,这湖边还有声音呢! 4、课件播放自然界的声音(鸟鸣、虫鸣等),随即指名说听到的什么声音。 5、是啊,美丽的风景吸引来了好多小动物,真是个度假的好地方。诗人金波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听到这么动听的声音,情不自禁写下了一首诗《湖》(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这首诗。 6、齐读课题:3湖 7、你想走近这片湖吗?你想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吗?请你轻轻地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吧,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一定要把课前预习中圈的生字读准确。 这一环节是对前一堂课学习的第一段的复习,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连湖里得小鱼儿也仁不住要来凑热闹,瞧它们肚子上还写着字宝宝呢,想和鱼儿做朋友吗?必须得都会它们肚子上得字宝宝,请同桌做搭档,轮流读生字,听一听同桌是否读准了,不准就帮帮他。 二年级语文教案 3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语文喜欢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 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每组教材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心脏“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 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 “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三、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 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 语文二年级教案 4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写好本课的生字“孔、优、助、汉、秀、营、费”。 4、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瞧!(出示孔繁森的图片)这位叔叔,你认识他吗?他的名字叫孔繁森。 2、学习“孔”:谁能记住它?师板书,生书空。 3、简介孔繁森的事迹。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孔繁森”齐读课题 要求:你对孔繁森有哪些了解?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2)将长句子读通读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3、师范读课文。 4、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 三、教学生字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孔、优、助、汉、秀、营、费 (1)指名读生字,正音。 (2)指导分析字形。 (3)给生字组词,并用部分词造句。 (4)学生按笔顺描红。 2、打开书把课文字音读准 3、认读词语 (1)同桌互读,提醒容易读错的地方 (2)小老师领读,同时指出读得准的地方 (3)齐读 4、再读课文,句子读通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出示图片:孔繁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优秀)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2—3 四、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孔、优、助、汉、秀、营、费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5[目标预设] 1、认写本课生字。认识比喻句。 2、通过搜集瀑布等有关水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资料 2、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互动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搜集的有关瀑布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同桌互读互评。(是否读准、读通) 2、指名逐节读文。 3、认读生字。 5、齐读词语 6、齐读课文。 三、初读感知,认识比喻句。 (补充:①“一道白银”指的是;②如烟、如雾、如尘。)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 2、复习词语,(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齐读课文。 二、美读诗歌,感悟诗境。 1、同桌互读互评。 师: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个师生诗歌朗诵会。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呢?(生:好了。)那你就挑自己读得的一个小节,读给同桌听听。同桌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哪个地方读得不好,你就给他提提建议。 2、学生展示读。师生评议,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预设: 师:为了朗诵会的成功举行,我们先互相听听是不是把每个小节都读好了。谁愿意把第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①第一小节:感受瀑布的声音之美 生1:(读第一小节) 师:谁愿意当小评委,给他评一评。 (指名评议) 师:瀑布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课件:瀑布的声音) 师:第一小节里说这声音好像—— 生: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师:我们班哪些孩子到过海边?浪涌上岸滩的声音,你们能学一学吗? 生:哗——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竖起机灵的小耳朵,展开想像的翅膀,想一想瀑布的声音还像什么?(播放瀑布的声音) 师:下面,就让我们在瀑布的轰鸣声中,再次读读这两个比喻。 师:听到这样的轰鸣声,你最想干什么? 生:快一点去看看瀑布是什么样的! 师:我们就听着瀑布的轰鸣声,怀着想早点看到瀑布的急切心情读读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 ②第二小节: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师: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让人急切地想一睹它的真面目。我们继续往前走,请看第二小节,谁来读? 生:(读第二小节)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该生自评后,再指名评议) 师:老师听出来了,“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一句,你把两个感叹号读出来了。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感叹号? 生:因为作者看到瀑布很激动。因为…… 师:联系上句和第一小节,想想,还有什么原因,让作者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 生:第一小节讲作者只听见瀑布的声音,急切地想看到它的样子。现在“山路忽然一转”,就一下子看到了瀑布的全身。 师: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谁再来读读一、二行的诗句?(指名读,再齐读) 师:这“瀑布的全身”到底是什么样的?请看大屏幕。 (课件:白色的屏幕上只出现一条瀑布) 师:你们能看出这瀑布很美吗? 生:看不出来。 师:再认真看——(课件:瀑布的背景渐渐变成了“千丈青山”) 师:现在,你觉得瀑布美吗? 生:太美了。 师:是啊,雪亮的瀑布在千丈青山的映衬下,好像一道白银,是那样的光彩夺目。这就是“衬着”。 (课件:出现“衬着”,生齐读;再出现整句话“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生有感情读。) 师:我们一起读第二小节,把这般景象的美读出来。(生齐读) ③第三小节: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师: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多迷人的景象,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它吧。请看,我们来到了瀑布脚下。(课件:瀑布的录相) 师: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有什么感觉? 生:兴奋、激动、陶醉…… 师:景物一样,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自己读第三小节。 生:(自由读第三小节) 师:谁愿意到瀑布脚下来读?(指名上台读,边播放瀑布的录相) 师:同一节诗,刚才这几个同学读出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语气。下面,让我们一起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3小节。 师: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 一阵阵微风吹来,吹散了珍珠帘,飞沫慢慢上升、飘舞,漫天浮游,如同轻烟;又渐渐扩散、弥漫,一切若隐若现,好似薄雾;再过会儿,终于化作尘埃,纷纷飘落…… 师:这是何等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站在瀑布——让学生反复读,体会这种情境。 (看有瀑布视频和文字的课件,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①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②瀑布的声音好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③雪亮的瀑布在千丈青山的映衬下,好像一道白银,是那样的光彩夺目。④)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三、吟读成诵 1、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看书齐读) 2、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相信我们的诗歌朗诵会一定会很成功。下面,我宣布,山霞中心小学202班师生朗诵会正式开始。 (看有文字和瀑布景象的课件生配乐齐读) 3、同学们的朗读让老师陶醉了。谢谢大家带给我这么美的享受。愿意再让老师享受一次吗? (看只有瀑布景象的课件配乐齐读。) 4、读着读着,我们就把课文背下来。同学们朗诵完了,该轮到我了。我试试能不能也给你们带去美的享受。 (师配乐朗诵,生边听边观赏课件) 5、这就是叶圣陶笔下的瀑布,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李白描写瀑布的那首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描写的瀑布是那么气势雄伟,而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是那么秀美,可见瀑布是千姿百态的。在我们祖国,在世界各地,还有着许许多多的瀑布,孩子们想不想看一看? 四、拓展延伸 1、欣赏中外名瀑,师简要解说。 2、师小结:大自然赋予我们伟大的奇观,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瀑布》给家长听。 2、说说:大自然还创造哪些和水有关的伟大奇观呢?请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板书设计: 听见:浪风 瀑布望见:白银伟大的奇观(赞美、热爱) 仰望:珍珠的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6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4、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插图入手,疑问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遇到难读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首先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字词?(课件)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1、谁能说一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苏红画了一幅画,结果弄脏了。) 2、课文是怎么写的?谁能读一读。从中你能感受到苏红的心情怎么样?(满意、伤心、着急。)相应指导朗读。 3、想一想,苏红和爸爸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默读5-9自然段,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4、出示爸爸的话,说说其中的道理。 5、练读爸爸的话。 教师小结 爸爸帮助苏红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这是事件的经过。 6、事件的结果怎么样呢? 教师总结 爸爸能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因就是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你们遇到事情,也应该学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样,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 四、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 9 苏红的画 肯动脑筋 坏事 好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苏红的画》。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识字。 1、课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还认识吗?咱们开火车读。如果读的对,其他同学跟读。(多音字:参) 2、再读字: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你能用歌诀识字法记住哪些字? 详:说话温柔的小羊,让人喜欢端详。 梯:小弟弟真淘气,上上下下爬木梯。 奖:小朋友,要努力,朝夕刻苦得大奖。 3、其他的字,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a熟字换偏旁识字:福——幅 坪——评 异——弄 b熟字加(减)偏旁识字:(赖)+(忄)→濑 (八)+(足)→趴 (崔)+(イ)→催 (级)-(纟)→及 (艹)+(办)→苏 (土)+ 曾 →增 (扌)+ 合 →拾 别 -(刂)→另 (月)+ 庄 →脏 c字谜识字: 并——关字下面天一走,开字就来帮把手。 斑——二王左右站,中间文出现。 三、指导书写。 ①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评、拾、脏、梯 ②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 ——奖、弄、另、并 弄——下半部分撇和竖要出头。 参——书写时注意中间的“大”要扁,要宽,下面的三撇都要从竖中线起笔,一个比一个稍长,才匀称美观。 ③独体字:及——注意笔顺。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笑 ( )地看 ( )地说 ( )地趴着 ( )地哭 ( )地端详 二年级语文教案 7【内容简析】 本课是一篇儿童生活故事,写的是九岁的贝贝很自信,在玩球时被大孩子“侵犯”后,能自己巧妙处理的事。倡导少年儿童要充满自信,善于与人交往,学会沟通和合作。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课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即“我能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允许、汗流浃背”等词语;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知道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用聪明的办法保护自己,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 【重点难点】 重点:贝贝处理问题的过程。 难点:遇到类似的情况,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与人友好相处。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课件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个单元讲的都是我们小朋友的故事,你们看:(边放课件边叙述)有小朋友一起玩篮球的,有玩“跳马”的,有为花儿遮雨的,有为别人鼓掌的。 课件准备—— 画面一:贝贝和几个大孩子投篮。 画面二:几个小朋友玩“跳马”。 画面三:萨沙用雨衣为花儿遮雨。 画面四:同学们为小英演讲鼓掌。 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这是25课《我能行》中的一个情景。 2、看图质疑,导入新课:谁能看图说一句话,或者提出一个问题? 3、过渡:你们说的、想的都不错,现在就请你们自己阅读课文《我能行》吧,你们能行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认真拼读几遍,其他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三、趣味识字 1、当小老师:检查同桌会读吗?读对了,表扬同桌;读错了,帮他纠正。 2、当机灵鬼:这么多生字,你有哪些好方法快速认识呢?把秘密告诉大家,看谁的方法好,谁就是可爱的小机灵鬼。 3、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读音: miáo瞄准、长dèng凳、zhù注意、gǔn滚动、求zhī之不得、jiǎn捡起、等dài待、传dì递、活yuè跃、yǔ与、汗流jiā浃背、cā擦汗、yǔn允许、yuē约dìng定 4、分段检查读课文,看生字放入文中是否能读正确。 四、整体感知,初学课文 1、填空练习:贝贝玩球时,突然,球被几个大孩子()。贝贝不用(),自己瞅准机会(),并和他们()。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课文用了8个自然段来写这件事,那么每一自然段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五、指名读第1自然段,并说出从第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哪一句写贝贝怎样玩球?哪些词要强调?引导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并造句。 2、指导学生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注意”和“举动”。 六、学习第2~5自然段 过渡:贝贝玩球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2、“求之不得”什么意思? 3、“贝贝却被抛在一边,变成了观众”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大孩子很无理,他们自顾自玩起来,一点儿不管贝贝;贝贝很可怜,眼睁睁地看人家玩自己的球……) 4、如果你是贝贝,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能表演一下吗? 5、小组讨论:贝贝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结合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上下文猜想,贝贝可能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6、在这突发事件中,你做一回评判员,想象一下在场的人会怎么想,评判一下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引导学生理解到:爸爸会想:贝贝才九岁,需要呵护,所以走到贝贝身边…… 贝贝会想:我已经九岁了,我得自己想办法…… 大孩子会想…… 7、小结:贝贝虽然变成了观众,但是他既没有去找爸爸,也没有伤心地哭泣,没有直接去找他们要球,也没有接受爸爸的帮助,而是什么态度?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学生齐答:我想我能行!)对,贝贝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孩子! 七、作业布置 再画几个花篮,把今天学的词语放进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贝贝的球被大孩子拿去玩了,但他是个十分自信的孩子,相信自己能解决这件事。那么,他究竟是怎样自己解决的? 二、自读自悟第6自然段 1、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读后感受。 三、教学第6自然段 1、再次认真读课文,逐句理解。 2、联系下文理解第一句“贝贝静静地等待”是什么意思。 3、朗读并讨论第二句:哪些词语表现出贝贝动作的敏捷?该怎么读这句话? 思考并回答:贝贝拿到球后,为什么又把球传给大孩子?贝贝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哪个词最能体现贝贝和大孩子玩得很好?(理解“融到了一起”。) 4、朗读第三、四句。 5、过渡:贝贝和他们关系融洽,我们从下面一段也可以看出来。 四、教学第7~8自然段 1、齐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上述问题。 2、引导理解:爸爸注视着儿子,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3、讨论比较: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过这种事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贝贝处理问题的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这说明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4、总结全文(略)。 五、导写字 1、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注意些什么? 之: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整个字在田字格里要居中。 允:第一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折在横中线上,注意竖中线两边比例对称,才显得平稳。 注、视: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球、跃:左右大致相等,“球”字第八笔提、“跃”字的第十笔撇都稍微超过竖中线。 2、学生书写,评价。 3、完成课后第三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画森林》 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3、学习默读课文。 4、了解画家画森林的过程,感悟真正的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森林才会充满生机。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画家画森林的过程,感悟真正的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通课文,了解大意,学习1-4自然段,随文学写五个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悟语言。 2、学习默读课文。 3、了解画家画森林的过程,感悟真正的森林里有无数的动植物,它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一、回顾1-4自然段内容,导入新课。 1、读课题,描述“森”字含义让学生初步了解森林。 2、抽读词语。 3、导入新课。 二、学习5-8自然段,体验画家的感情变化,逐步加深对真正森林的认识。 1、轻声自读课文5-8自然段,边读边想: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画家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习第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得意”的感情。(板书:真正的森林) 相机读词:显得 ①听录音,了解对话内容‘ ②分读画家和小精灵的话,相机体会人物内心想法。 相机读词:蘑菇 ③分角色朗读、表演。 4、教师描述情景,引导学生想象,体会画家“很满意”的情感。 5、学习第8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又发生了什么事,画家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抓住文中句子“画上的树叶,小花还有青草全被虫子吃光了,小精灵的衣服上也爬满了虫子。”引导学生想象,体验。 ③看CAI,教师激情描述,调动学生情感。 相机读词:惊呆了 ④体会画家的感情,指导朗读画家的话。 6、小结。 三、学习九、十自然段。 1、过渡,学生交流:你想怎么帮小画家? 2、引发学生讨论:森林里还有什么? 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说话。 3、学习第9自然段,抓住“必须“一词,结合学生课外知识初步感受森林的动植物是相互依存的。 说话。 4、引读第10自然段,想象讨论:小精灵为什么走了? 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喜欢的段落。 2、看视频,感受真正的森林。 五、识写生字。 1、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2、识记“显”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 5、评价。 二年级语文教案 9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能正确划出写野兔与老鹰搏斗的句子。 4.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惊险,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种动物,它们是——(教师出示“野兔”、“老鹰”贴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评价这两种动物的?请用·怎么样的野兔”或“怎么样的老鹰”来说一说。 2.师:当野兔遇到老鹰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3.师:今天呀,我们可要认识一只不平凡的野兔,看看在它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说一说,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内容? 2.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4.接龙读课文。[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沪教版教案] 三、抓住重点,学习主文。 1.学习第一节:作者在野地里发现了什么?齐读第一节。 2.引读第二节:我正要去追——(生读) 3.重点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说一说:在这两小节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内容?师板书 (2)师:弱小的野兔是如何用巧计战胜了凶悍的老鹰的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出老鹰向野兔进攻的句子,用曲线划出;野兔用巧计战胜老鹰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3)小组合作学习。 (4)反馈交流。随机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读出老鹰的凶猛,野兔的机敏。 (5)师:这真是只不寻常的野兔,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节,领略这一奇异的景象。 齐读第三、四节。 (6)师:现在,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插图和提示,来说说野兔是怎样用巧计战胜老鹰的。 忽然野兔,。那只老鹰,·突然,野兔,,一连几下,,,。原来,。 1.师:学了课文后,这只野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你再用“怎么样的野兔”来说说。 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对呀,在一定条件下,弱者也能战胜强者。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落实练习,课外拓展。 1.组词: 割()放()府() 害()防()俯() 2.说一说:老鹰在天空中怎样飞?演一演,再说一说,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 盘旋斜着身子扑棱扇动翅膀俯冲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0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8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徐童如法炮制,用他人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8个。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徐童如法炮制,用他人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别人。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32徐童保树 2、质疑:谁是徐童?他是怎么保住树的?他为什么要保住树? 3、过渡: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我国古代东汉末年的一个聪明的儿童,了解他用了什么方法保住了树。 4、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徐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读课文 4、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并且将字卡逐个贴出。 (2)说说哪些生字是难记的? (3)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1、四人小组学习课文 小组齐读课文 根据课文的词,句,内容分别提提问题(看哪组的问题提得最有水平) 2、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例: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树?徐童用什么方法使老先生不砍树了?哪里可以看出徐童的聪明伶俐,善于辩驳? 3、根据问题找找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来回答(找到的句子齐读,两句单引号中的句子分角色来朗读。) 4、评议哪些问题提得有水平 5、分角色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 1、找一找有关老槐树的句子。 2、出示:老槐树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巨大的华盖,夏日遮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 3、把什么比作什么? 4、老先生的可笑体现在哪里? 5、读一读他说的话。 6、再读徐童说的话,体会他的聪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找朋友进行表演(自己准备—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布置。 A:你还知道哪些聪明的儿童的故事,看一看,说一说。 B:找一找有关徐童的故事,并讲一讲。 板书设计: 徐童保树 徐童聪明伶俐善于辩驳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1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昔的巨大变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重点难点: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课前准备: 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出示课件,感受八达岭长城的宏伟壮观。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学生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三、由扶到放,认读生字。 1.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识哪个读哪个,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认读单个生字。 5.通过游戏巩固识字。 四、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五、配乐朗读,深化体验。 教师激情引读,师生共同配乐朗读全文。 六、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展示“弓、戈、兵”三个字的演变过程。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汉字“故事”。 2.搜集有关长城的其他资料。通过录像,提供生动的视听形象,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激起学生对长城的向往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铺垫。 看过录像以后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及时提出读准字音的要求,体现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3.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无处不有的识字资源。同时,防止“零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中互补识字。由扶到放,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边朗读边感悟课文内涵。让学生在音乐中回顾全文,细细回味,感受古长城的沧桑巨变。) 4.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充分利用汉字字形的演变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同时, 由古长城的变迁过渡到古汉字的演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1.诵读全文。 2.怎样背才能背得快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一背。 3.自由练习。 4.比赛背。 二、巩固识字。 1.卡片认读生字。 2.交流汉字“故事”。 3.指导书写田字格里的10个字。 重点指导“戈、蓝、容、兵”。 三、拓展延伸。 1.交流长城的其他资料。 2.再次感受本课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了解汉字“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汉字的“生命”,使学生带着情感书写祖国的汉字。 4.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该注意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以课文为引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板书设计: 两千多年前高长 人喊叫,马嘶鸣 战争激烈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现在变矮 乐滋滋慢悠悠 和平幸福 二年级语文教案 12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词语超市中积累词语 2、 写字板中积累六个字,把字写得美观、整洁。 3、 猜字谜中让学生趣味识字 4、 练习用四个“有的”说话、写话。 二、 教学过程 (一) 词语超市 1、 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到“词语超市”这个游戏去看看吧。 2、 学生认读12个词语,先读一读,仔细观察,发现什么秘密? 3、 学生边的边观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5、 你还能说出哪些这样这样ABB式的词语呢? 6、 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二) 写字板 1、 谈话激趣:咱们告别“词语超市”,又来到“写字板”游览区,请你认一认这些生字。 2、 学生认读6个生字,读准字音。 3、 给这6个生字组词。 4、 指导学生书空写字。 5、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6、 学生写,教师指导。 7、 展评学生的写字板。 (三) 猜字谜 1、 谈话激趣 2、 游戏:猜迷闯关 3、 自由猜字谜 (四)读读填填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积累词语 2、猜字谜,编字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诗的意境,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语文生活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自己未来选择的职业,并能说清楚原因并写下来。 教具准备:《雨后》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阅读欣赏《雨后》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你们觉得下雨后 2、 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感觉吗? 3、 说一说� 1、 出示课件,课文录音及相应的画面。 2、 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利用一切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3、 指名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 细读领悟,深入感悟。 1、 学习第一小节。 (1) 雨后的广场是怎样的情景呢? (2) 雨后,有一群孩子正在欢快地玩乐,我们应该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2、 细读二、三、四小节 (1) 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人物? (2) 妹妹长得什么样? (3) 指导学生体会小哥哥和小妹妹的心情,用欢快、高兴的语调,读出小孩的任性与调皮。 (四) 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五) 齐读课文。 二、 语文生活—我的未来 1、 导入: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心目中都有自己喜欢的职业,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呢? 请小朋友想一想。 2、 训练学生说话。 我喜欢的职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组合作交流。 4、 师生共同交流,学生说,教师说,教师评,学生评。 5、 把自己说的写出来。 6、 展示作品。 三、 作业 四、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31、过渡:小作者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是怎样想的呢?谁来读读第二小节。 2、大屏幕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提示学生注意变红的字的读音。(忽然,扔出,弄脏,脸颊,都是比较容易读不准的,点红让学生注意读音,如果学生又读不正确的,及时指正。) 3、再读读这小节,想:为什么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渗透环保意识) 4、理解“脸颊”。 5、师:这个小作者如此懂事,所以微笑浮上了妈妈的“脸颊”——贴词语。你在平时做什么事情时微笑会浮上你的、妈妈的或老师的脸颊?(即指导说话,又渗透思想教育。) 6、请你脸颊上浮着微笑来读第二小节,读出妈妈的喜悦心情。 7、� 9、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随父母坐上火车去外地旅游,你会怎么做呢? 10、你们也是懂事的孩子,再读第二小节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过渡:你们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用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所以这课里的字词都愿意和你们交朋友。 2、指名当小老师带读黑板上的词语。 山腰、白纱、鲜花、好似、扔出、忽然、知道、弄脏、浮出、一幅、微笑、脸颊 3、生字火车开启来: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 4、出示:呜,腰,纱,鲜,似,浮,哦,幅。观察这节车厢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左右结构,形声字,用部首可以帮助理解字义,记住这个字。) 5、悄悄话游戏:选择一个形声字和同桌说说怎么记。(巩固并运用这种识字方法) 6、请一名学生说一个字,展示方法。 7、别的生字你还可以怎么记?(上下结构) 8、看,现在开来了一列火车,满载着我们今天刚刚认识的生字朋友,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继续前进。 9、让我们再次和小作者一起欣赏这流动的画,拿起书齐读课文。 六、课外延伸,小结全文。 祖国的山河美如画,国庆节快到了,希望你们能走出家门畅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别忘了把美好的景色拍下来,也别忘了向小作者那样,做个懂事的孩子。 七、拓展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句。 2、搜集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写上一句说明,办个展览。 2、识字与阅读相结合,感悟诗歌的美。这首诗歌充满童趣,对祖国美景的描写也非常优美,因此,我把对课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积累、运用放到阅读中,放到语言环境中。在教学中,边理解字词,边阅读感悟,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全文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情感,同时渗透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老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4、体现随文识字,先是整体通读全文,然后过渡到逐句理解,最后结尾反馈识字效果。 5、注重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不是安排在课尾,做上课灵活机动的部分;而是把写字放在课前,真正落实8分钟左右的写字教学,夯实写字教学。 6、引导学生发散时有图片辅助。在教学中我们总希望让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来说。但针对低年级孩子对外界接触较少的现状,我们不能让孩子凭空想象,胡想乱说,于是我利用课外的图片(西藏风光),引导学生,有了视觉冲击,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发散不能漫无边际,仍需要老师的点拨引导) 不足:老师的板书与课件的呈现差距比较大,老师绘画的基本功还需要加强。 思考: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怎么搞?要继续不断摸索。 二年级语文教案 14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习背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习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近学习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5《蓝鲸》(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蓝鲸的形体特征及行动,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习性。文章运用了列举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我设计了如下四步进行教学。 一、填一填 课文二、三自然段重点写了蓝鲸的形体很大,为了把这个特点说清楚,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来说明。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先读书,圈出描写鲸很大的数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练习: (1)蓝鲸的体长可达( )多米,体重有( )多吨,相当于( )头黄牛的重量。鲸须有 ( )米多长。它每天要吃( )吨饭,每顿竞能吃下( )吨鱼虾。(列举数据) 这些数据说明蓝鲸很___________。 (2)蓝鲸的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 )千米。蓝鲸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 )米左右的水柱。(列举数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蓝鲸很_________。 通过读、圈、填,让学生体会初步认识举数据这种说明方法,更通过这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蓝鲸确实很大。 二、比一比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不仅介绍了蓝鲸大,还介绍了蓝鲸行动、呼吸等生活习性。在列举数据的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书并找出这些语句,再读一读,比一比,切实体会蓝鲸行动、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点。 具体的句子有: 1、蓝鲸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觉。(作比较) 2、一头蓝鲸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作比较) 3、一头蓝鲸的拉力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作比较) 4、3米长的鲸须,就像一把大型的软扫帚。(打比方) 5、远远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喷泉。(打比方) 怎么体会呢?就是抓住比较的事物,将两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设计如下比法: a、这句话拿( )和( )作比较。 b、估算一下十几个成年人睡觉得要多大的地方? c、闭起眼睛,想像一下蓝鲸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这一句话说明蓝鲸__________。 e、再读一读句子,要读出这种感觉,这种特点。 剩下几句可在上述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比较体会。在比一比中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获得感性的体验。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 三、演一演 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了蓝鲸吃食的特点,即鲸吞。这一段内容较长,鲸的吃食有一连串的动作: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等,如何理解这段话,体会这些词?我让学生仔细读书,然后把自己当作是蓝鲸,并用自己的嘴巴演示鲸吞的过程: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我还让同桌两人一个 演示,一个解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四、拓一拓 学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再回到课题上。让学生看着课题说一说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关于蓝鲸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把刚才学得的知识,进行内化整理成块,并通过学生自主发言练习说话能力。 通过总结,学生储备了关于蓝鲸的一定的知识,但不能让学生满足于这些,还要拓一拓:读了课文后,你对蓝鲸感兴趣吗?你还想了解蓝鲸的什么呢?这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发言:我想了解蓝鲸怎么睡觉的?我想了解蓝鲸怎么生?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6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描摹6个字,积累10个词语,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至九节。 3、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尝试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图片) (板书:含羞草) 2、你们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点吗? 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 3、出示课题:40、含羞草。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13节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节。 3、(预设:1、含羞草什么意思? 2、为什么后来叫它含羞草了? 3、为什么一碰它就收拢叶子?) 4、齐读第13节。 5、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那 3、示生字:陶、婀、娜、姿,谁来读一读。 4、点出“翠绿、婀娜多姿、淡雅”等词。 5、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吗? 出示两幅动画效果图,帮助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 6、引读2-4节。 7、指导读“自我陶醉”这个词。 8、读“得意扬扬‘这个词。还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得意洋洋(近义词——自鸣得意) 9、指导引读1-4小节。 10、出示第5节:因为它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 过渡:是呀。难怪它经常----,难怪它----,连主人也觉得它太----。 (二)学习6——9节 师: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鸣得意了。主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让它和其它花儿比一比,看看谁到底更美丽。 2、先自己读读课文6——9节,再试着根据填空说一说。 (出示) (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觉得 ,因 为 。 3、小组学习,交流。 4、认读第4个小节中的词语, 出示:寒碜 菊花 色彩斑斓 不畏严寒 千姿百态 理解词义: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当你与那些花儿比过后,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6、交流并板书(羞愧、惭愧)学生字:惭。 7、分角色读6——9小节。 (三)学习12节 1、引读12节。 2、(出示)指导读得意草的话。 3、与“惭愧”意思相近的词是----。 4、“惭”和“ 愧”一样,都是竖心旁,开火车读一读。 5、过渡:从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这两个名字,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四、复习巩固 1、圈出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词语。 2、交流(出示)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五、作业 1、你能用这些词语和以前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语,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吗? 出示:我喜欢 花,因为 。 (提示:可以从颜色、味道、姿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从课文中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至少3个) 3、抄写课后词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7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 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18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6个生字,理解“安慰、膝盖、念叨、严严实实”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积累描写阳光的句子,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体会鹿儿关心长辈的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主人公鹿儿尊敬、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积累句子,导入新课 媒体出示: (1)清晨,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的。 (2)鹿儿跳啊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 2、这几句描写阳光的句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你们都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你们让老师也知道了阳光是这么调皮,可爱,真是人见人爱,鹿儿看到了这可爱的阳光,油然而生了一个美好的想法。 4、媒体出示句子:“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 齐读句子。 5、板书课题:14我给奶奶送阳光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小朋友,平时,你有没有给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送过礼物呢? (齐读课题:我给奶奶送阳光)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有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 (2)她是怎么送的? (3)结果怎么样? (可将学生回答出示) 2、师:你们问得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 3、请小朋友合作朗读课文1——11小节 (1)思考:为什么鹿儿要送阳光给奶奶? 出示: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多想见到阳光啊!” 学习生字:叨(查字典理解“叨”的意思意思:翻来覆去地说) 理解奶奶想要阳光的原因。(指导朗读) (2)思考:可是阳光怎么能送呢?鹿儿给奶奶送阳光了吗?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 鹿儿一进门,就直奔奶奶的房里去了。 鹿儿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 (1)读句子。 (2)学生说理由。 4、学习第10节 (1)指导朗读,读好两句疑问句 (2)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圈出� 2、交流、媒体出示:紧紧直奔 严严实实(理解意思) 简直要哭出来了。 3、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从这些语句的确可以看出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孝心,我也可以感受到这阳光已经不单单指大自然的阳光了,它包含了很多东西,可是你们还是没有证明奶奶收到了阳光,收到了鹿鹿的孝心和爱心。 4、交流:引导学生理解13、14节 5、师:有道理,我也被你们说服了。阳光被鹿儿一路带回家,早已化作了鹿儿对奶奶的爱心和孝心。 四、小结: 从奶奶的'言语和行动,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已经收到了这份礼物。鹿儿送给奶奶的阳光里有温暖、光明、香味、快乐……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复习巩固 2、语言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总结全文 1、奶奶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心里很高兴,把鹿儿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抱着。这时,她会想些什么,或者说些什么?请你想像一下,练习说话(选做一句): (1)奶奶最喜欢鹿儿了,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心想:。 (2)奶奶最喜欢鹿儿了,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紧紧地抱着,说:。 2、师:小朋友,鹿儿是个尊敬长辈,有孝心,有爱心的孩子,她的心里有阳光,奶奶爱孩子,她的心里也有阳光,你还看到阳光跑到谁的心里去了吗? 3、学生交流。 4、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把别人的好事全记住了,说明你们都有一颗感受美、感受善良的心。 二、语言实践 师:虽然奶奶没见着阳光,但她看到自己孙女的这番举动,一定感动极了!你小时侯做过什么天真幼稚的事情?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火眼金睛 蔚()漆()叨() 慰()膝()叼() 3、听写句子 4、朗读课文 四、拓展作业 小朋友挑选其中的两项作业完成: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 (2)收集关于爱的名言,并尝试自己写一写。 (3)把文章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讲述小时候的趣事。 二年级语文教案 191、播放:人在山谷中大声叫的回声片断,幽静的山谷,反复的回声……导入入新课:回声。齐读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拼读,可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1、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此设计培养了学生自读能力,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大家知道,课文中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还有一位慈祥的青蛙妈妈,现在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你们想不想去?不过青蛙妈妈说了,想去的孩子得先读出荷叶上的字词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师生一起纠正。 2、小组合作,互动识字,做转盘猜字游戏。 3、检查读课文情况,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时评价读书情况。大家交流: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认真读生字、生词。 2、小组合作识字,四人一组,组长转盘子,依次分别猜出6个果子后面藏的字。 3、学生相互评价读课文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解答疑问。 1、采用多种方式检查,巩固生字词的认识。 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发挥教学的群体功能,为学生成功学习提供了帮助。 3、从字词句回归主题,了解课文内容。 1、细细品读课文,学生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读,说说读书收获。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小青蛙在桥洞底下听到了哪些声音?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段第四、五段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自学要求: 妈妈做的句子用——画上; 妈妈说的句子用“~~~”画上。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青蛙妈妈做的句子,指名读。(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 b演示扔石击水实验,突破难点 请小朋友上台来演示,观察口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2、学生针对问题,画出相关句子,认真读一读,填一填。 3、反复朗读课文,美中品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 20一、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二、教学目标。 2、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四、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3、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1、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读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2、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三)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文中所描述的小青蛙思想感情的变化。 1、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听到的,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3、学生就以上问题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精选四五段)。 (1)学生互相说一说对回声的理解。 (2)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①观察水的变化。 ②口述水的变化。 ③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的物品,所做的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④结合词语比较,记认“捡、扔、河、岸、碰”等字,并进行字义理解。 (3)通过小组内交流,并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中自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①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孩子的疑问,它的话应该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要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②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稍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5、 (分角色感情朗读,有条件的可以指导自编自演课本剧。) 6、指导写字。 7、实践活动。 (1)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2)到山谷或空矿的房子内喊两声,听听自己的回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回声是怎么回事,并感受大自然的赐予的美妙的声音。 (四)总结全文,回味欣赏。 二年级语文教案 21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 第五自然段: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4、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 四、归纳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五、播放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的录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景吗?同学们,想一下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年的时间,在这6年中,你准备为北京,为奥运做些什么呢?(发散思维,树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奥运”,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更预祝北京能更加美丽。老师也祝愿同学们更加进步! 第二课时 一、回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幻灯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注意读音;齐读。 三、出示生字: 1、想读的站起来大声读。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阅读时认识的。 3、观察要学的字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多) 4、怎样记住这些字。(拆分法、口诀法、熟字换部件) 5、范字:严、史。 6、其余字,利用写字书,学生自己仿写,每个字写一遍,同桌互评,哪个字写的好,再写一遍。 7、生板书:想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并组一个新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2一 教材分析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培养孩子具有“让我来试试!”“我能行!”的自信心及主动探索、实践、创新的已成 为当今的教育主流。 本教材通过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学生“面对难题 ,只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敢于去试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 道理。故事中的小老鼠、小猴、小猫、小羊、小兔包括大象,这些形象的刻画来源于实际生活,可以说,就是身边老师、同学的翻版,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溶入到故事中去,从而理解故事的含义。 二 教学要求 1 认真听故事,明白小猴、小猫、小老鼠是怎样搬鸡蛋的,理解小老鼠能成功的原因。 2 培养孩子们自信、敢于实践的。 3 看图根据提示学讲故事。 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 媒体使用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故事 1展示课件(一)教师讲述: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快乐学校 聪明的大象是老师,他有很多学生,都有些谁呢? 2画面相继出示小猴、小猫、小羊、小老鼠等动物。让学生自己看着画面自由说。 3教师讲述:有一天,大象老师想考考他的学生,看谁能解决难题,获得成功。他出了个什么难题呢? 4展示课件(二)放录音“大象用鼻子卷起。” 5请学生复述:用上“高高的、完整的” (二)想象说话 1你们猜猜,是谁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会怎么做呢?(让学生自由想象,在小组内交流。) 2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三)听说故事 1听故事3-5段。交流:小猴、小猫是怎么搬鸡蛋的?他们成功了吗?展示课件(三) (1)合作交流。练说问句:谁再来试试? (2)反馈练习。 指名说,板书:小猴 顶 跳 一歪一松 摔破 小猫 抓 捧 跳 滑 打破 (3)看着板书学讲故事。 练说问句:我们来试试行吗?(轻轻地但又很自信) (2)小老鼠为什么能成功?(动脑筋,想办法,敢于试一试 (3)面对小老鼠的成功,他们的同学和老师是怎么说的呢? 重点理解大象老师的话“谁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四)练讲故事 --------------------------- 2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上台连起来讲述。 3评析、同桌互讲。 (五)行为指导 1在这些小动物中,你喜欢谁?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肯定小猴、小猫大胆实践的) 2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鼓励学生像小老鼠学习,开动脑筋,也去大胆试一试。) 二年级语文教案 23教学准备: 1、各种大小不同的瓷器、筷子、细铁棍。 2、自己敲击不同的瓷器,听听声音,试试能不能敲出好听的乐曲来。 3、课件:钢琴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课文插图。 4、7-8套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钢琴按键声,老师用筷子敲击瓷器,听听声音。比较两种声音,说说自己的感受。 2、引入:我国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音乐家就是用敲瓷器这种方法创作了许多有名的曲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用瓷器帮助作曲的故事。 板书:奇特的钢琴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通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每个小组发一套生字卡片,由小组长带领自学生字,每个组员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和不正确的断句。 3、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军、挥”进行比较来记忆。 “指、挥、拉、旧”都是左窄右宽,注意占格位置。 “饭”的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 五、在生字本上各写三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品味课文。 1、自读第一自然段。 (1)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2)你从“攒”字能感觉到什么? (3)品读第二句,体会这些瓷器的来之不易。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再读第二自然段,把描写这幅插图的句子找出来画一画。 (3)指名读有关句子,想象冼星海让“丁丁当当的响声”变成“一串一串动听的音符”时的情景。在想象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4)模仿冼星海的样子敲一敲准备好的瓷器,愿意把自己课前试好的音乐敲给大家听的就到讲台前敲。 (5)再读这一段课文,说说你从“拉一会儿,他就趴在桌上写一会儿,写完后又接着敲啊,拉啊。”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4、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谈感受。 说说你对冼星海了解多少?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冼星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过乐器的同学准备一首自己最喜爱的曲子,我们利用一节活动课时间请你演奏给大家听,并谈谈自己学乐器的苦和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4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写春天柳树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理解诗句意思及描写柳树的美的特点是难点。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 放诗歌的朗读录音,在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板书课题。 解题。学生试说“咏”的意思。教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指导看图 图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遍) 同学们看了图,想一想诗人是怎样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情景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听录音,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标出句子) 2.看音节卡片,开火车读。 bìchuísīcáisìjiǎn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4.分组读课文,男女生各读一句。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去掉音节读。(注意“垂、似”的读音) 3.识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组观察、讨论。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识记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师生评议) (4)教师重点指导: 碧,bì,上下结构,注意写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横要变成提。 垂,chuí,读准翘舌音,8笔,注意写好中间的部分。 丝,sī,5笔,要读准平舌音,注意上面 的写法。 裁,cái,12笔,读准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写法,和“栽”要区别开。 似,sì,6笔,读准平舌音。 剪,jiǎn,11笔,上下结构。 4.巩固练习(做游戏)。 (1)做找朋友游戏,找对了全班齐读三遍。 (2)组词练习。 五、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汉字卡片。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引导学习第一句。 (1)自由读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一点就说一点) (2)齐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注意轻重音和停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4)教师小结: 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万条,柳树枝条多。在古诗中“百”、“千”、“万”经常泛指数量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引导学习第二句。 (1)自由读,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3)教师精讲: 细叶,指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 三、想象情景,朗读、背诵课文 1.自由读全诗。结合看图及在户外所看到的柳树,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2.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实景,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虽然是对静物客观的描写,但是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诗的第二句,是作者的想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拿剪刀的能工巧匠,把在春风吹拂之中的柳树想象为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这种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深化了诗歌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诗赞美柳树不是作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凭借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四、课堂练习 1.写一写课后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指导学生写话 1.启发学生说说在户外看到的柳树。同桌互说。 2.小组推选代表说,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 例: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长长的绿叶,近看好像绿色不是很深,但是当你远远地望去的时候,整棵柳树就被一层绿色的雾包围着。一阵微风吹过,柳条随风摇摆,就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观察春天的柳树,或者其它景物,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5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上个星期的一场春雨,小朋友们还有印象吗?这场春雨过后,老师留下了一位客人,你们想见见它吗?(拿出“雨点”)它是谁?板书——雨点,齐读。你们喜欢它吗?说说看喜欢什么?它喜欢你们吗?告诉你们,雨点爱旅行,它是一个旅行家,它告诉我,哪个小朋友能和它一块去旅行,并把旅行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就能成为它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开始旅行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些生字词。 出示PPT: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睡觉散步奔跑跳跃 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和小雨点作一次有趣的旅行。(播放影音文件) 师: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和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二、细细体会,美读欣赏。 过渡:小朋友,我知道,你们一定都想和小雨点做朋友!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图,读读课文,边读边与同桌说说你和小雨点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1、学生同桌边读边讨论。 2、交流讨论:你和小雨点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交流时屏幕上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内容。) (1)屏幕显示:小池塘——睡觉。 引导学生体会到池塘水的平静,从而指导读好“睡觉”一词。 师述:平静的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在睡觉。池塘在睡觉,小雨点也在里头睡觉。(美读第一句。) (2)屏幕显示:小溪——散步。 引导学生体会到小溪水在缓缓地流着,指导读好“散步”。 师:是呀,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我们和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像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美读第二句。) (3)屏幕显示:江河——奔跑。 指名读第三句。请其他同学评议他有没有读好这句,并谈谈听了朗读后的感受,在评议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想像江河水奔腾向前的景象,并指导读好“奔跑”。(美读句子。) (4)屏幕显示:海洋——跳跃。 引导体会海洋巨浪翻滚的气势,指导读好“跳跃”。 师:你们看,小雨点随着海浪跳跃,多高兴呀!(美读句子。) 3、师:这次的旅行真有意思!小雨点看到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和它一块旅行,并把旅途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它很高兴和你们做朋友。和它握握手吧! 我们跟着小雨点动起来!配乐朗读课文。 (屏幕上同时展示四幅画面。) 过渡:小朋友,小雨点可爱旅行啦,想想看它还去了哪些地方?(同步展示的`画面是:雨点从空中落下,落进水里不见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停留在屏幕上。) ⑴学生自由说。 ⑵提供一组画面:小朋友,你能说说小雨点来到这些地方时,它又是什么样儿的?(小组学习讨论。) ⑶交流说,相机指导学生把句子说正确。 音乐欣赏:小朋友,和小雨点一起旅行多有意思呀。既然大家成了朋友,为了表达我们的情谊,咱们送件礼物给它怎么样?播放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三、教学生字。 “步”和“跑” 齐读,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字。 “步”看清笔顺,注意下面不要写成“少”。 “跑”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学生描红,老师检查书写姿势,巡视辅导。 语文二年级教案 26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说话学词语 请小朋友说说黑板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 3.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须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朋友根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教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的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 ⑷小朋友,有不理解的词儿吗?师生交流,共同解答。 蟒蛇:我国最大的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的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 4.练读所有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的形式读,每个词串内的词读得稍紧凑些。 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雪蜡翠蛇刺滑冰绳 2.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 滑:三点水+骨(及时书写骨的笔顺)。 绳:绞丝旁+口+电,注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3.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认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掌握两者的区别。“羽”字的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 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交流:� ⑷学生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二、朗读感悟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引导学生表达。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 ⑷齐读三个词:寒流北风大雪。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 ⑵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许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 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 ⑴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服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的,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 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出示:今天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⑵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 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5.诵读词串。 6.试着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的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4个生字,认读。 2.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的笔顺。 3.�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