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06 21:00:26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生日快乐祝福语人气:0我来评论
1.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 2. 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思量挑担苦,徒手便是福。思量行路苦,坐车便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思量病痛苦,无疾便是福。思量露宿苦,陋室便是福。思量慌乱苦,平安便是福。思量失业苦,用工便是福。思量失眠苦,安睡便是福。思量折腾苦,安静便是福。思量离别苦,团圆便是福。 3. 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并不是命运的埋伏,头破血流也好,伤痕累累也好,与命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晌纤,根本就在于你对于命运的态度是否客观、是否主动。每一个命运都是经历磨难的过程,你的态度就决定了你受伤害的程度,你的坚强足以来包容生活中所有的挫折。 4. 你的心态就是命运的风盯租向标,不要渲染它的悲情,总能找到生活里你能理解的东西。生活的活法,不是需要别人宴则仿施予你什么,而是需要你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命运有一条底线,就是理解和友好,莫到白发空覆面,却与旁人冷眼看。 5.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所以改造命运的根本之法就是从改变心念开始。 6. 高兴与痛苦,人皆有之。高兴时心平气和地感受它;痛苦时平静地体会它。人,由于没有开悟,许多痛苦由此产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太多区别。因为,高兴与痛苦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加起来,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 7. 命有己造不由天,命运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历练自己的过程,只是有些人把它过复杂了,辛苦备至,烦恼不断;有些人能简单生活,享受生活的那份美好。生活中难免困难坎坷,只要你能克服自己心中的这道坎,成功就迈进了一步,事在人为,想得到,就要克服万千努力去做,否则一切都是画饼充饥。 8. 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进退维谷的镜地,反倒想开了,轻松了。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此前的恶性循环被切断,良性循环开始了。在这个经验中,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就是人的命运决不是天定的,根据我们自己的意志,命运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 9. 人生幸福感最强的人,一般不是才华横溢的人,而是最能以亲切和蔼的态度给人以好感的人。一个人不能改变自己的形象,却能改变自己的气质。一个人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却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人际交往中,善良热情更容易给人以好感,发自内心的微笑比礼貌更亲切,会给人阳光般的温暖。 10. 一生是修来的,种下福报的因。命运记忆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不论你伤害谁,最终都会伤害到自己;无论你利益谁,最终都会利益到自己;你让他人经历了什么,终有一天自己也将经历这些。愿我们珍重自己的福报,一路走来,我们做了多少好事,说了多少好话,帮助了多少人,一路走去,一切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1、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2、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9、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2、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3、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4、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15、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7、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8、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20、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1、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3、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24、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5、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7、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1、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2、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4、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5、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7、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9、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21、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4、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5、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2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7、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29、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语录 1、 葬在大海里的,不只有鱼,还有誓言。飞在天空上的,不只有鸟,还有自由。 2、 世间万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一切都是假有、暂有、幻有的,人也是如此。 3、 这就是定力,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禅! 4、 美文雅句:莫问落花将何方,落也伤,留也凉。 5、 爱里面有太多贪恋胶着,所以会有离散。若从爱到无爱,这感情却是更有担当。 6、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7、 失即是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的幸福。 8、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9、 随缘的人,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 10、 佛陀说:宁静来自于内心,千万不要向外去追求,愈追求,苦恼就愈多。 11、 凡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 12、 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这就是情感的节奏。 13、 有许多东西,应该遗忘,比如仇恨和嫉妒;有许多事情应该铭记,比如爱和关怀。 14、 顺境心不动,不喜而忘形,仍是佛念当前;逆境烦恼时,也不忧忿嗔恚,还是佛念当前。 15、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 16、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17、 内心平和,才能在心里装下满满的幸福。平和的人,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洒脱。 18、 谁与我醉明月,愁在夕阳中。 19、 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淡涩;人生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 20、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21、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22、 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 23、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仓央嘉措《十诫诗》 24、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5、 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2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8、 慢慢的懂得,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 29、 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盘三祗。 30、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32、 每一个日子,我们都应该这样度过,知足而感恩,自信而包容,快乐而坚定,给心一片阳光。 33、 人生没有彩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 34、 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35、 我们时常会感觉心累,其实不是世界多么复杂,而是我们自己想得太多了。 36、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37、 一座集湖海,三餐分藿羹;半钵粥可也,饱卧是山僧! 38、 藏在心底的话并不是故意要去隐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 39、 我们总说生活繁琐,其实不是生活本身怎么样了,生活还是那个生活,是我们自己不懂得品味。 4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到无求才上品,书至浑然方入境。 42、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43、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44、 暮深竹骨瘦,绿减稻香肥;莫讶山行远,僧归月照扉! 45、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46、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47、 若能不见,遇不见。等不见,望不见。便释怀这场奈何禅。但将无怨,作无缘。 48、 所以,我们所说的简单并不是如婴孩般的无知傻乐。 50、 一句阿弥陀佛,戒定慧都在其中。 51、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2、 多亏日子还有难过和失落,让我们在一场场身不由己的努力进化成更好的自己。 53、 世界上最大最静的禅房,不在古刹,也不在寺庙,而在人的心中。 54、 智者顾大局谋大事,以最终目标为核心;愚者顾眼前谋小利,以寸利必争为原则。 55、 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56、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57、 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58、 有时候,我们明明原谅了那个人,却无法真正快乐起来,那是因为,你忘了原谅自己。 59、 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60、 人生之事岂能尽如我意,生活如戏,哭笑皆由人,悲喜自己定。 61、 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62、 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的安心方式。 63、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4、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 65、 一切都是随缘而起,结缘也是为了了缘。 66、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67、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68、 生活就像是跟老天对弈,对你而言,你走棋,那叫选择;老天走棋,那叫挑战。 69、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人生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憎。 70、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71、 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72、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3、 是相知不够,还是岁月太无情,望尽春晓,繁花轻轻别了枝头。 74、 当心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 75、 做人,侧重于外在美,难免流于俗气;多注重内在美,方显雅致。 76、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77、 不争自然平安,无欲当然清闲,心宽可享安乐。 79、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80、 笼子里老虎羡慕野外老虎自由,野外老虎羡慕笼子里老虎安逸。 8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82、 人生学会随缘,才活得潇洒自在。 83、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84、 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85、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86、 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纠缠,不如随缘。 87、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88、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完美。 89、 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命运,那就想办法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完善过程。 90、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91、 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92、 你与我尘霜满面,相见不相识。 93、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94、 小时候的欢乐,那是单纯带来的;长大后的痛苦,是复杂给予的。 95、 朋友交往之三要素:心诚实。 96、 谁念江南秋月影?华灯初上一归人。 97、 我们总是争强好胜,争来争去一场空忙,不是不应该努力,而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98、 如果真的有如果,我们是否敌得过一句但是? 99、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00、 没有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要记住,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充满人生哲理的佛语 1、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2、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9、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11、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2、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3、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14、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15、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7、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8、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20、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21、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3、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24、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25、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7、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1、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2、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4、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5、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7、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9、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21、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4、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5、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2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7、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29、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