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13 10:39:48八掌柜发布:www.bazhanggui.com生日最暖心短句人气:53我来评论
每到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赏花灯,最让人抓耳挠腮的莫过于猜灯谜了。这个让古人沉迷、今人上头的“文字游戏”,究竟藏着哪些历史密码?让我们提盏花灯,穿越千年看个明白。 图片 图片 猜灯谜习俗的前世今生 壹 始于宫廷的“谜语挑战赛” 早在汉代,汉武帝在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时,就让宫中挂满仙山造型的灯笼。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办灯会时突发奇想:在灯笼上贴纸条写谜题,猜中者赏美酒一杯——这或许就是最早的“灯谜竞赛”。 唐宋时期,猜灯谜彻底火出圈。唐朝宰相令狐绹曾出谜“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谜底竟是“大明寺水”,连皇帝都拍案叫绝。宋朝更是把灯谜写在旋转的走马灯上,猜谜者得追着转动的灯笼跑,堪称古代版“动态智力竞赛”。 贰 明清时期的“全民烧脑时刻” 明代《武林旧事》记载,杭州百姓把猜灯谜称作“打虎”,因为破解谜题就像“文虎射覆”般刺激。清朝乾隆年间更出现“谜社”,专门研究如何把汉字拆得“亲妈都认不出”: "春雨绵绵妻独宿"(打一字:一) "半部春秋"(打一字:秦) 这些谜语既考文学功底,又考验脑洞,上至文人墨客,下至市井小民,都能在灯下斗智取乐。 叁 灯谜里的汉字魔法 古人的智慧在灯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拆字法:把汉字大卸八块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告) 谐音梗:古人玩梗也疯狂 "外孙打灯笼"(打一词语:照旧(舅)) 历史梗:没点文化真猜不到 "刘邦大笑,刘备大哭"(打一字:翠) (项羽死刘邦笑,关羽死刘备哭) 肆 为什么偏偏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作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本就是全民狂欢的“法定节假日”。灯笼象征光明吉祥,谜语承载智慧祝福,二者结合既应景又风雅。更重要的是,古代女子唯有这晚能光明正大出门,猜灯谜成了才子佳人“以谜传情”的绝佳场合。 如今我们刷着手机看电子灯笼,却依然会为“半山半水半江南”(打一字:汕)这样的谜题会心一笑。这穿越千年的文字游戏,不仅是汉语的奇妙魔术,更藏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毕竟,能笑着烧脑的节日,才是真正的好节日。 图片 今夜月色正明,不如提个灯谜考考家人: 图片 猜 灯 谜 图片 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 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 (打一日常用品) |
上一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历山学校全体教师会及干部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